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文娱 > 正文

方寸之间显身手 指肌劳损不罢休——访2008北京奥运礼品创作者 陈林龙

2019-01-15 作者: 来源:

 
  2001年6月23日夜,世界三大男高音放歌北京紫禁城,为中国喝彩、为奥运放歌,而他应主办方之邀为三大歌唱家雕制数枚大印作为纪念。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北京奥组委又专门邀请他设计雕刻了“世界属于你”的印石并篆印,作为礼物赠送给各国奥委会贵宾。近日,笔者专访了创造这一传奇的我国著名篆刻家陈林龙。
  走进北京琉璃厂文化街118号,只见头发稀疏的陈林龙戴着老花镜,正在灯光底下聚精会神地为客人篆刻一方印章,无暇招呼来客。笔者看到,占地三百多平方米的店堂分为里外两大间,外间纸、笔、墨、砚等文房用品一应俱全,墙上挂满了装裱好的书面作品,赏心悦目。里间四面倚墙而立的实木玻璃柜里,摆满了从全国各地“淘”来的印石。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鸡血石,应有尽有;方形章、长形章、圆形章、扁形章、随形章,形形色色,令人叹为观止。里外间过渡地带是陈林龙的工作台,台旁的展柜里陈列着大大小小的篆刻作品,十足的“金石味”吸引着进店客人驻足观赏。
  刻完印章,送走客人,陈林龙一边沏茶倒水,一边与笔者聊了起来。他1961年生于浙江乐清的一个艺术世家,自幼酷爱石雕艺术,师从金石篆刻家、书法家王玉书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从浙江来到北京琉璃厂文化街,一直从事书法篆刻,师法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受前人启蒙慧根,多年潜心研习名家碑帖玺印,逐渐形成了雄强峻健、豪放率直的个人篆刻风格。
  话题转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林龙说,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位年轻女士自称是北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欲寻找一位名家设计制作一枚具有中国特色的印章,作为礼物送为各国奥委会贵宾,但各地推荐的人员名单中只能篆刻不会雕刻。篆刻是将篆文用刀刻在印石上,而雕刻是将原石设计制作成造型各异的印石,难度更大。陈林龙的过人之处在于,既能篆刻也能雕刻。很快,他设计雕刻的“世界属于你”印石和篆印得到了北京奥组委的认可,其篆刻作品被收录于“人文奥运全国书画篆刻选集”并荣获银奖。此后,运动员、志愿者等纷纷求他刻章留念,“那些日子,最多的一天刻一百多方,刻得手指都发酸发麻,疼痛难忍。后来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指肌劳损’。大夫都吃惊地说,腰肌劳损很寻常,指肌劳损真新鲜。”他伸出右手中指活动了几下,笔者看到仍不能完全伸展自如。
  篆刻不同于书法、绘画,方寸之间尽显碑版铭刻风采。清代书画家、篆刻家丁敬先生在《论印诗》中说:“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这正说明了篆刻作品鲜明感、新颖感以及和谐感的重要性。技巧上的不拘成规,从而在创作中获得自由。陈林龙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古法,既敢突破陈规,又不失法度,其印作更注重线质与气势。陈林龙所篆之印,既有画像的典雅,又具图案装饰之美,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构成了一种深远的艺术佳境。陈林龙至今为人治印数万方,作品被国内外书画篆刻爱好者广为收藏。
(刘永前 刘浦泉)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