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变身社区博物馆
2016-11-17
作者:记者 陈曦 通讯员 费秋林 曹蕾
来源:
本报讯(记者 陈曦 通讯员 费秋林 曹蕾)经过8个月的清退整治,和平门地下空间华丽转身为服务居民文体生活的红墙系列“氧吧”。11月16日,西长安街街道为红墙系列“氧吧”举行了揭牌仪式,同时决定在“氧吧”内辟出40平方米空间建首个社区小微博物馆,为居民讲述和平门地区的历史。
据了解,红墙系列文化“氧吧”占地面积约7700平方米,结合地区的特点和居民的实际需求设计了5个系列各具特色的活动空间。如,社区文化“氧吧”为居民提供读书看报、锻炼身体的场所。
西长安街街道工委书记田巨德介绍,除了和平门社区,街道准备利用地下腾退的空间,在13个社区分别建设一座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级小微博物馆。馆内地上、墙面将布置为不同时期的立体街巷景观,通过老照片和老物件展览、专家讲社区历史等方式,深入挖掘社区人文、历史。此外,将整体设计西交民巷、北新华街、东西帘子胡同等历史文化街巷的建筑和设施风格,创新解读方式,借助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和导引标志,让这些街巷自己“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