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职工化身专业舞者
今年62岁的王青是这支名为“清青舞苑”舞蹈团的老师兼编导,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岁月的痕迹好像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过多的印记,她笑称这要归功于舞蹈的魔力。
在剧院长大的经历,让王青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练功房只要空下来,她就会像大人一样在里边有模有样地练起来,看排练、看练功成了幼年时候王青最大的乐趣。虽然没怎么接受过指导,但硬靠着对舞蹈的兴趣和天赋让王青在16岁的时候被选入了部队文工团。当兵对于王青来说,无疑是一件让她高兴的事情,“那个年代如果不当兵就得上山下乡,我算很幸运了。”王青说。在部队的十年里,王青苦练舞蹈并学会了当编导。转业后因为工作繁忙,让王青与自己的这个兴趣失之交臂二十年。
期间王青做过校长,经过商,在1999年的时候,王青觉得自己身材有些发福,于是想到重拾舞蹈。二十年没有练舞的王青在北京报了一个舞蹈班,上了几节课后,她就觉得有点不是滋味,“那个老师教的说实在的还没我好呢。”在跟朋友交流自己的这个想法后,朋友的鼓励让她有了开班教学的想法。多年不练舞再加上身材走形王青觉得自己已经无法登台表演了,虽然觉得很遗憾,但她对于舞蹈的激情从未改变,“不能跳我就来编舞。”
主意打定后,1999年王青的舞蹈班便开业了。与其他的舞蹈班不同的是,不仅舞团所有的舞蹈都是由王青自己编排,同时王青的舞蹈班学员都是通过口口相传、朋友介绍朋友来上课,学员涵盖各行各业,公司高管、外企白领、学校教师、机关公务员……10余年来,到如今最开始的学员仍然有很多还在跟随着王青。2009年,王青把自己的舞蹈班改名“清青舞苑”,由单纯的舞蹈班转变为舞蹈表演队。
50岁开始练芭蕾
如今的“清青舞苑”总共有20余名舞者,年龄下到20多岁上到60多岁,涵盖范围相当广泛。在多数人的眼里舞蹈很吃“童子功”,尤其是芭蕾舞这种外行看起来难度系数很高的舞蹈形式。然而王青对此却并不认同,“只要你热爱,其实每个人都能跟着适应。”王青为此举了一个例子:“就比如我们之前排练过的舞蹈《清明上河行》,其中有一个倒劈叉动作。劈叉对于练过功的都行,往前下没问题,但手不许扶地倒着下去,就比较难了。我就一直让她们练,练了一年就连那些50,60岁的都行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