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多月的排练,北京人艺重排大戏《小井胡同》于昨天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
《小井胡同》出自已故作家李龙云之手,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际,北京人艺重排这部经典,用院长张和平的话说,既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艺术家的尊重。1985年首演的《小井胡同》曾唤起了一代人的记忆,作者通过发生在“小井胡同”里最普通的老百姓身上的故事,折射出解放后三十年社会的变迁。全剧三十多个角色,人物个性鲜明,语言淳朴风趣,展现了地道的老北京的民风民情。而这些老街坊们身上体现出的乐观、豁达和困难岁月里的坚韧也再现了北京人艺诸多艺术作品中一贯的人文关怀。
从建组到排练,这部云集了北京人艺“中坚力量”的作品,可谓是功夫在戏外。杨立新首次担当起导演的角色,笑言自己用的都是“笨办法”。“从生活中来是人物生动的法宝,技术是解决不了的。”因此,由导演杨立新带队加上主演濮存昕、龚丽君、岳秀清、何冰等“大腕儿”级演员和80后、90后的青年演员,都开始了“补课”的过程。尤其对于青年演员来说,没经历过剧中的年代,“可是剧中人经历过,所以得把这些填上。”导演杨立新拿出自己珍藏的1949年北京地图,一个一个地方的给演员们讲解区域的划分和这些地儿发生的故事。“10年一幕的跨度不是突然的,背后都有故事”,为了寻求这些故事,杨立新也带领演员们走遍北京南城的胡同,从正阳门、大栅栏到铁树斜街、陶然亭,从这些有历史的地方去为人物寻找生活依据。
除了演员阵容的改变,新版《小井胡同》虽然沿用了当年的舞美设计,但新版灯光进行了重新调整,同时在舞台布景中也加入了新的技术手段,观众可以从写实风格的布景中感受到真实的年代感。据悉,此轮演出将持续至11月1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