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体育 > 正文

2022冬奥会:   选拔人才 正稳步前行

2018-04-26 作者:新华社 来源:劳动午报




 
  平昌冬奥会落幕之后,就意味着冬奥会进入到了“北京时间”。中国并不是冬季运动强国,冬奥会的举办必然刺激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为了2022年冬奥会以及冰雪运动的长久发展,中国各个体育部门已经在为培养人才做出巨大努力。
  培养冰雪人才
  各高校使出“十八般武艺 ”
  近日,北京多所高校陆续公布今年的招生计划。在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的背景下,各大院校冰雪专业的招生政策备受关注。瞄准冬奥会,新增专业,体教结合,冰雪人才培养正驶入快车道。据了解,首都体育学院今年将扩招200名体育师范生,储备师资力量。据首都体育学院招生办主任龚佳表示,今年该校将继续培养救护人员、冰雪赛事组织管理以及新闻报道等专业类型人才,涉及新闻学、体育竞技与管理、运动康复、体育教育等专业。在服务2022年冬奥会以及冰雪运动进校园方面,学校要求本科生人人都要上冰雪,人人学会一项冰雪技能。
  北京体育大学今年虽预计招生规模保持不变,但近年来相继成立了冰雪运动学院、冬奥培训学院以及冰球运动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等,为考生提供多样的专业选择外,在冬奥人才的培养上也进行了全方位布局。据了解,包括沈阳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在内的体育专业院校,在体育生和运动员的基础上,还面向普通文史理工类考生进行冰雪运动项目的招生,开设与冰雪运动相关的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体育外语、体育传媒、体育经济、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普通文史理工类专业。
  无论是竞技人才储备,还是消除产业壁垒,冰雪运动都需要为打通进出口,缓解生源困境找到良方。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体教结合学校,哈尔滨冰雪运动学校和中国冰球运动学院都在体教结合方面进行了探索。由教育部门负责师资和教学,体育部门负责训练及保障,涵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哈尔滨冰雪运动学校在2014年率先做出了尝试。据校长介绍,学生在毕业后无论是进入体校从事体育事业还是正常考取高中,都有途径进入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就业也指向了冬奥会场馆服务方面。中国冰球协会与北京体育大学共同组建的中国冰球运动学院则以跨项选材的方式进行选拔,招生规模每年达到250人。在为国家队输送人才的同时,学院也为其他运动员提供了冰球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计划,冰球的教练员、裁判员、体能训练师、运动康复师、器材师和制冰师,学员具备多元化的就业选择。
  据报道,张家口学院体育学院曾组织120名学生进入雪场学习,仅一年时间,77名学生取得初级教练员证书。在得知一家雪场需要20名教练时,校方带着30名学生面试,结果全部录用。除了学生、教练遭到疯抢,多家雪场还主动联系校方,表达对翻译、营销、管理和医疗救护等人才的需求意愿。冬奥会的筹办带动了冰雪运动的消费升级,与大众消费相关的冰雪教练、场馆维护、管理服务等方面目前仍存在很大缺口。业内普遍认为,通过定向化培养,有利于实现冰雪产业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以河北为例,依托张家口高校和职业院校,重点培养冬奥会所需的咨询服务、专职救护、专职医务、雪场建造维护等专业性人才。河北省计划到2022年培养冰雪专业本科毕业生6000人,培养冰雪相关专业本专科毕业生1万人,专项培训冰雪相关人才5万人,以基本满足冬奥会崇礼赛区人才需求。
  2022冬奥会科技专家:
  为何说金牌是系统,也是方程
  冬奥会已经进入北京周期,如何通过科学训练最大程度开发运动员潜能成为关注点。近日,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兼北京2022冬奥会科技专家组成员吴昊接受新华网体育专访时表示,奥运金牌从来都不是孤立事件,这种基于复杂人体之上的成功,越来越依靠集成内外条件系统,也是一道道精准满足求证条件、已解题的方程。
  吴昊认为,可以运用新科技构建奥运备战新的生产关系,以建立具体奥运项目的金牌模型。奥运科技备战与助力的实体逻辑,就是要“把夺金拆成问题,把问题转化项目、把项目聚焦攻关、把攻关产出方案、把方案形成支撑,把支撑推向引领。”吴昊说。
  吴昊表示,2020东京夏奥会、2022北京冬奥会实现金牌新的全面突破,在全面备战阶段的科技助力工作是否有针对性、融入性和过程性十分重要。而能否持续发挥最大效能、成功助力并引发积极的 “长尾效应”,当下奥运科技助力的系统关键在于是否处理好三大关系和三大原则。其中提到的三大关系,涉及科技发展对象、科技项目定位、科技资源整合。具体表现为正确处理好人和装备、研究和训练,以及夏奥会科技资源与冬奥会备战的关系。吴昊认为,运动员也从来都是决定成绩的主要原因,在科学备战的同时一定不能离开这个主要矛盾。国家队的教练员,本身就是参与科研的人员,每天在进行“研究性训练”的事实不可替代。此外,要及时汲取夏季奥运会科技助力经验教训,夏季优质科研团队跨季助力冬奥的方向值得推进。吴昊还表示,奥运科技备战的走强之路,取决于是否基于备战一线导向原则、最佳优势整合原则、开放迭代发展原则三大原则。只有以保证奥运全局与个项互动调控、有序,才能保证奥运备战成果的整体利益最大化。据新华社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