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后,国足重获新生
2016-03-31
作者:屈斌
来源:
或许对泱泱大国来说,杀入世界杯预选赛第二阶段比赛(又称十二强赛),并不足以令我们如此欢呼雀跃。然而,当我们已经连续15年在第一阶段小组赛就打道回府的时候,这一点点进步却显得弥足珍贵。
当中卡之战2:0的比分定格的时候,眼前此情此景,仿佛15年前米卢率领国足打进世界杯的时刻。对很多球迷来说,这喜悦之情是一样的。15年来,我们无法阻碍国足的倒退,我们接受的门槛也从打进世界杯,降低到打进世界杯预选赛第二阶段。但无论如何,已经饱经15年风风雨雨,我们终于又一次看到了希望。
还记得15年前的画面,米卢——一位神奇的教练,曾经在几个国家都取得成功。在米卢职业生涯的末期,他把成功复制到中国——这个令很多人失去信心,令一代代足协主席都看不到希望的国家。尽管当时很多人断言米卢不会成功,但米卢真的把中国带进了世界杯,让中国球迷亲历了那个热血沸腾的时刻。
可是米卢走后,中国足球的风气瞬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又回到了壁垒森严的时代。15年来,中国足球走了弯路。在最黑暗的时代,在“打黑除恶”的外衣下,很多球员和教练都成了体制的牺牲品。与之伴随的是国足斗志全无,成绩每况愈下。15年来,每当世界杯预选赛,球迷坐在电视机前,那句评论员“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的言论,一次次回荡在耳边。然而,没有人针砭时弊指出问题,只是眼睁睁看着王朝崩塌,无动于衷。
如今,此情此景与15年前何其相似,经历一代代管理层的更迭,我们终于又看到了国家发展足球的决心,又看到了国足的斗志。但国足何时能真的取得进步,每个人都心里没数。今天,我们真的杀回了预选赛第二阶段比赛,虽然这带有奇迹的成分,但无论如何,我们又一次获得了与亚洲强队角逐的机会。这个奇迹是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是各种努力都取得回报的结果。
对于每个铁杆球迷来说,国足如同自己的孩子。过去,我们揠苗助长,用伪装出来的成绩沾沾自喜。过去,我们纵容野蛮生长,让孩子沾染不正当的风气。过去,孩子失败的时候,我们错怪他,不知道他只是体制的牺牲品。当今天孩子终于成功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他、感谢他,成功是艰难的。我们还要感谢主教练,感谢他在这个时候坐在这个位置。他的担当,是冒着毁掉一世英名的风险。我们还要感谢足协管理层,感谢他们对足球的热爱,对这个孩子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