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体育 > 正文

放宽外援这个口子不能开

2016-03-07 作者:段西元 来源:

 
  中超揭幕战江苏苏宁完爆山东鲁能,苏宁阵中“中场大神”拉米雷斯威风八面,这位前切尔西悍将把鲁能的中场玩弄于股掌。不久前,拉米雷斯在接受巴西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中超能放宽外援限制,让更多高水平的国际球员来到这个联赛。拉米雷斯的看法得到很多球迷的应和,不过就中国足球的现状而言,放宽外援这个口子不能开。
  意甲就是个教训
  世界上很多商业化联赛都没有外援限制,比如我们熟悉的NBA、英超这两个商业化做得最成功的联盟,NBA和英超都是集中了世界各地的精英球员。因为“博斯曼法案”的缘故,欧洲五大联赛实际上也都没有外援限制,有一些国家只是对非欧盟球员进行了人数上的限制,德甲和西甲甚至连非欧盟球员的限制也取消了。
  高水平外援的到来可以提升联赛水准,但对本土球员的冲击,特别对本土青训的冲击是巨大的。意甲联赛就是个惨痛的教训,目前的意甲联赛外援比例高居欧洲第三(仅次于英超联赛和塞浦路斯联赛),更为糟糕的是,意甲很多外援的水平并不高,他们却抢占了本土球员的位置。过去,意大利的青训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以为傲,意大利不少俱乐部都是欧洲著名的“新星加工厂”。而在“博斯曼法案”通过后,意甲的青训几近荒废,亚特兰大等“青训工厂”很难出产优秀“产品”。尽管如此,由于足球人口基数很大,意大利并不缺乏高水平的年轻球员,但在外援的压制下他们难以出头,很多高水平的意大利本土新人被迫租来租去,最终被“废掉”。目前欧洲最炙手可热的组织型后腰维拉蒂,被认为是意大利国家队新一代的中场灵魂,他效力于法甲豪门巴黎圣日耳曼。令人惊愕的是,维拉蒂这样的未来巨星,竟然没有在意甲踢过球。当年大巴黎是从意乙佩斯卡拉把他买过去的,意甲的诸多豪门竟然都瞧不上维拉蒂。后来维拉蒂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也承认,如果留在意大利,他会像很多年轻球员一样被埋没。
意大利尚且如此,意甲压制本土球员更多是出于偏见而不是能力。可以想见,如果中超放宽甚至取消外援限制,以中国球员目前的水平,估计不会有几个人能踢上中超。真的让外援如洪水般涌入联赛,那么中国足球也就离“末日”不远了。
  联赛应该为国家队服务
  意大利、英格兰是滥用外援的“反面教材”,但也有正面的例子,比如德甲和西甲。德甲也曾像意甲一样滥用外援,但后来德国足协和职业联盟对联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不违背欧盟法律和“博斯曼法案”的基础上,对联赛参赛球队进行了一些强制性保护本土球员的措施。十年之间,德国国家队由一支江河日下的老迈球队重返世界巅峰。西甲则是欧洲排名前4联赛里最重视本土球员的联盟,西班牙足球最近10年的辉煌与其高度的本土化分不开,像毕尔巴鄂竞技这样的西甲强队,至今依然坚持只用本地区本民族球员的传统。无论是西甲还是德甲,他们的俱乐部都有强烈的为国家队服务的意识。
  实际上,即便是意甲和英超也都非常想限制外援。意大利足协曾经设想每场比赛至少有4名本土球员出场,以遏制国际米兰、那不勒斯、佛罗伦萨这样的“外援队”,可惜该措施有悖于“博斯曼法案”而夭折。意大利足协最终还是采取了类似于当年德甲的改革方案,强制每支球队注册球员中有一定数量本土培养的球员。最国际化的英超联赛,早在几年前就推行了一系列本土化措施。
  中超联赛以及中超俱乐部要有为国家队和国字号服务的意识,只有国家队好才是“真好”。中超再热火朝天,中国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丢人也不是个事儿。联盟要想方设法给本土球员创造空间,而不要制定压制本土球员的规则。比如亚足联现在实行的是“3+1”外援规则,而中超却执行的是“4+1”的外援规则。尽管上场的是4名外援,但中超各队的第5外援往往会成为第一个被换上场的球员。第5外援显得有些多余,一方面第5外援的存在压缩了本土球员的出场时间,另一方面俱乐部花大钱养着一个不能打满全场的外援有些不值甚至是浪费。像第5外援这类有些“画蛇添足”的规则,真是应该取消。这几个赛季,国家队集训同俱乐部用人产生了一些矛盾。一方面国家队要减少那些不必要的集训,而对于备战期的国家队,俱乐部则应该全力支持,不能有太多的异议。现在有个危险的信号,就是联赛和国家队有“对立”的趋势,必须把这种趋势“扼杀于摇篮中”,要把联赛和国家队“统一起来”。拉米雷斯这样的外援到来,如果他们能够带动“吴曦们”的提高,那绝对是好事。但我们也要考虑到“杨旭们”的苦恼,不能让国家队在个别位置上一直无人可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