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切忌跟风
随着民众对路跑的热情日益高涨和赛事审批的松绑,越来越多的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江南北。然而,马拉松赛事欣欣向荣的背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受伤、甚至猝死的现象并不鲜见。广大跑友在试图通过运动获得身心愉悦的同时,也应该对跑步,尤其是马拉松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常跑常有 量力而行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候任主委陈世益表示,马拉松越来越火,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大家切不能用一种赶时髦的心态参与其中。
“马拉松对耐力、心肺功能都有要求,而且若方式不当容易导致心脏、关节、肌肉等损伤,应该量力而行,不能硬‘上马’。”专家表示,市民参加马拉松赛切不可高估自己的运动能力,要视自身身体状况而定。一定要认真参加报名体检,及时发现心血管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听从医嘱。
广州珠江跑群俱乐部女队队长邓宴琳也持同样观点,她认为跑友应该对于自己的心率、身体状况和运动训练计划有个清醒的认识,而且要明确自己参与马拉松的目的,不能盲目参赛,她说:“我认为对于一般群众来说,参加马拉松就应该抱着‘常跑常有,快乐健康跑到老’的心态,而不要为了冲成绩去拼命,当你坚持到一定量的时候,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一定记住莫忘初心,健康快乐就行。”
主办方还需扎好“安全篱笆”
如今我国大部分的马拉松赛事都包含了健康跑(3至5公里)、10公里跑、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这使得赛事的受众面很广——既有专业的马拉松选手,也有普通百姓参与。这也是为何很多马拉松赛事成为“城市的节日”。但真要跑完10公里、半马甚至全马的赛程,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像过节那么轻松。因此除了跑友们的自我认知之外,赛事主办方完善的医疗保障也必不可少。
即将到来的广州马拉松,在运动员的安全保障方面做好了准备。赛事运营方负责人介绍,除了常规的赛前体检,为了最大限度保证运动员的安全,广马启用了“五道防线”,即赛前培训、医疗保险、医生防护、医疗志愿者以及医师跑团。但该负责人表示,所有提高安全性的措施都是防控,还是希望跑友们量力而行。(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