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体育 > 正文

港足外援 能掀多大风浪

2015-11-15 作者: 段西元 来源:劳动午报




港足外援 能掀多大风浪
  ■新闻分析
  本周二,国足将在客场挑战中国香港队,这是世预赛一场关键战,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战。为了能击败中国队,中国香港队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召集了多位归化外援入队,理论上讲,这场比赛中国香港队甚至可以派出9位外援。
  港足外援需警惕不需恐惧
  归化球员“自古有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最早靠归化球员打出成绩的是1934年世界杯的意大利队,彼时意大利并非超级强队,不过在归化了多位第一届世界杯亚军阿根廷队几位成员后,意大利队如虎添翼,过关斩将捧得金杯。对于归化球员的限制,国际足联也“时紧时松”。过去国际足联有规定,只要代表一国国字号球队参加过比赛的球员,就不能代表另一国参赛。这几年国际足联有所松动,如果一名球员代表一国青年队出过场,还可以被其他国家队归化,甚至一名球员若代表一国国家队参加过友谊赛,也不影响他代表他国出战。西班牙队主力中锋科斯塔就是例证,2013年他还曾代表巴西队参加过友谊赛,2014年就成了西班牙国脚。尽管科斯塔的做法颇有“三姓家奴”之嫌,但必须承认,西班牙抢到科斯塔手段合法。
  在亚洲范围内,归化外援同样不是新鲜事。现在大家都知道日本足球的强大,在日本足球刚刚崛起时,归化球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992年日本队首次拿到亚洲杯冠军,那届比赛被认为是日本足球辉煌的开始。那支日本国家队中,不仅仅拥有三浦知良、北泽豪、柱谷哲二等本土精英,还有拉莫斯这样的归化球员。当年的拉莫斯效力于川崎贝尔迪,在日本生活多年的这个巴西人加入了日本国籍,他细腻的脚下技术和出众的大局观,让他成为了日本队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中场核心。虽然日本足球愈发强大,但日本队并不排斥归化移民球员,像2013年联合会杯上,日本队就有一个身高超过1米90的荷兰裔中锋哈文纳。现在在日本国少队中也出现了黑人球员的身影。
  因为特殊的历史,香港代表队从来就不排斥外籍球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队中的巴贝利、山度士相信老资格的球迷都不陌生,每次和国家队交锋,这两名白人前锋总能制造一定的威胁。目前这支中国香港队之所以招入这么多归化球员,更多还是本地球员水平一般,要知道世预赛抽签时,中国香港队的国际排名甚至在不丹和马尔代夫之后。
  归化球员使得中国香港队的整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球员的身体条件远胜于香港本地选手。不过,中国队也没有必要过分惧怕这些港足外援。看看这些外援的“身世”,大都“出身于”原国低级别球队,来到香港联赛混迹多年,取得香港身份后被归化。这9个人中没有年轻球员,一半处在当打之年,而另一半岁数很大了。
  该给这些港足外援怎么定位?他们的水平其实跟这次落选港足的北控前锋高梵相似,也许有个别新招入的球员略强于高梵。上周中国香港队同缅甸队、马尔代夫队的比赛,相信国足的教练组一定会派专人进行了侦查研究。
  归化球员在香港引发争议
  中国香港队现任主帅是韩国人金判坤。可以说,金判坤到来时,香港足球正处在最大的低谷。香港本地的职业联赛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也曾吸引欧洲过气球星加盟。不过,香港足球的辉煌并没有得到延续,特别是到了这些年,香港足球青黄不接,香港的职业联赛非常萎靡。在香港,一名职业球员的收入远不如普通的职员。而香港球员水平一般,在亚洲其他联赛里也缺乏竞争力,很难踢上顶级联赛。金判坤到来后,提拔了一批年轻球员,也取得了2009年东亚运金牌这样耀眼的成绩,不过总体来说,港足在亚洲范围内还是一支三流球队。
  招入归化球员成了不少球队提升实力的“捷径”,金判坤显然看到了这点。最近两年,港足引进归化球员的速度真是令人咋舌。这些归化球员的加盟,客观上弥补了港足一些位置的不足,比如中卫、中锋这些需要高大球员的位置。但归化球员的到来,也带来了矛盾。对于归化球员来说,为香港出战,更多的是一份“工作”,也可以巩固在俱乐部的位置,不过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究竟有多强很成问题。
  香港的俱乐部外援泛滥,而现在这些外援成为了中国香港代表队的成员,进一步压缩了香港本土球员的空间。港足几位球员,就在本期港足名单公布后“含沙射影”表达了不满,尽管后来他们都进行了辟谣,不过“裂痕”肯定是存在的。在同缅甸的热身赛中,港足球员黄洋骨折受伤,但金判坤并未像媒体预测那样招入归化球员伊达,韩国人嘴上说的是球员够用了,但显然他还是有所顾忌。
  足球有时候是1+1=2,有时甚至可以达到1+1>2的结果,但是如果搞不好,也有可能是1+1<2。周二的中国香港队会是一支有趣的球队,这支“多国部队”究竟是什么水准让人好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本报记者 段西元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