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的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是一个国家级出版产业基地。近日,园区通过引导53家入驻企业以远程办公、弹性工作等方式,全部实现了有序复工。与此同时,入驻企业也在积极拓宽经营渠道,响应号召不裁员。
防疫措施:集中办公人员不超20%
进入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的办公楼,大堂内新春主题的牌楼、大鼓、灯笼等景观分外惹眼。
记者注意到,访客想要进入办公区,除了测量体温,还要填写详细个人信息。而填写信息使用的签字笔,工作人员都会使用酒精消毒。在多家入驻企业的办公室内人员稀疏,办公人员座位间距离较远,所有人都佩戴了口罩。
“我们是2月10日正式复工的。2月7日就已经对返京员工进行了摸底,保证正式复工后到办公室工作的人员都符合14天的隔离要求。另外,需要到办公室工作的人员,要提前跟人力资源部门报备,经过允许才能来,并要配合做防疫消毒工作。”园区入驻企业、磨铁集团总裁办主任陈平告诉记者。
园区运营方负责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董事长赵红仕介绍,文化出版领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比较适合远程办公、居家办公、弹性工作等,既减少人员流动,又做到有序复工。所以积极倡导园区企业采取灵活办公模式。目前,经过测算和实际运行,在联合出版公司和园区,15%到20%人员到现场集中办公,其他人远程办公。
“只要科学调度、统筹规划好,灵活办公模式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完全可以满足工作需要。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社会防疫资源的占用,为其他行业稳产复工做出贡献。”赵红仕说。
社会责任:免费提供线上视听产品
疫情期间,园区组织动员入驻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网络渠道免费向公众提供科学防疫、丰富文化生活的数字阅读、视听产品。
赵红仕表示,目前,已组织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联合读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免费为群众提供包括在线教育、知识付费、网络文学、有声读物、数字音乐在内的5大类、1200余种文化产品。截至目前,这些在线文化产品的点击量、下载量已达1300万次。
此外,园区还同属地防疫部门编写印制了疫情防疫知识手册3000册,免费向园区企业和公众发放。
“我们建立了出版物绿色通道,对出版具有引导大众抗击疫情、讴歌抗击疫情奉献精神等选题内容予以政策、资源倾斜。”赵红仕表示,选题通过后园区将优先安排做好编辑加工工作,保障出版全流程服务,提升出版效率。出版物上市后在宣传推广方面也将给予相应支持。
积极复工:拓宽经营渠道 对接金融帮扶
记者了解到,此次疫情,给文化、出版类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我们的图书销售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陈平介绍说,“因为线下书店休市,预计一季度线下图书销售规模大概减少一半。目前,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把图书销售转到线上,增加线上的销售规模,预计能够减少25%的损失。”
对于经营损失是否会影响其员工岗位和薪酬方面,陈平表示,按照北京市要求,目前,集团的原则是不裁员。同时,薪酬体系也暂时没有改变的计划。
记者了解到,2月19日本市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内容涵盖金融、房租、项目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园区及时向企业进行了解读和答疑。
在金融帮扶方面,园区协调北京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与企业进行对接,及时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目前,北京银行已为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提供500万元贷款。另外两家企业也办理了延迟还贷,总金额达到400万元。西城区帮扶产业园区的1810万元资金也即将拨付到位。
“园区还初步梳理出待申报的90个重点项目,涉及资金4000万元,我们将统一为企业申报。”赵红仕表示,这些举措,极大缓解了园区企业的困境,对落实稳产复工、提振信心、促进产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本报记者 陈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