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呼吸内科专家教您分辨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 出现咳嗽低烧先看接触史

2020-02-14 作者: 来源:


 

疫情当前,如果出现咳嗽、打喷嚏、低烧等情况,是否要马上去医院治疗?如何分辨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全城复工后应该注意哪些防护细节?本报记者专访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夏国光,为读者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

是否有流行病学史是判断关键

“我值守北京医学会新冠肺炎线上医学咨询平台时,看到很多市民都在询问身体出现上述症状后如何处理。”夏国光介绍,现在既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期,也是普通感冒和流感的高发期,它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只是前者的传染性非常强,毒力大而已。

这次疫情的特点是大部分人表现为发热,也有不发烧、干咳、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可伴有嗓子、鼻子不舒服,和普通感冒有相似之处。二者的区别要看流行病学史,是否有疫区、确诊或疑似病例、发热病人接触史,是否存在聚集性发病等。有这些情况的人应该进行排查,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淋巴细胞、白细胞、甲流乙流咽拭子等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必要时根据流行病学史通过疾控部门安排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所以,是否有流行病学史还是很重要的,没有疫区接触史的应该居家隔离,观察病情,观测体温,口服感冒药对症处理。如果服药两三天后病情加重或无好转,可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筛查,有发烧大于37.3摄氏度者直接去发热门诊。从积水潭医院接诊情况看,大部分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属于普通感冒或流感,对流感奥司他韦疗效还是很好的。

本市已进入本地扩散期

“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性很强,不可小觑,外出要做好防护。”2月6日,北京疾控中心提出本市已进入本地扩散期的早期阶段,在非典时负责过几百个病人诊治工作的夏国光表示,这说明本地的感染人数还有上涨的趋势,在即将全面复工的背景下需要更加严格的防控。病人看病时对医生一定要说实话,不能隐瞒流行病学史,否则医生很难判断。

公众应该减少外出、少聚集,减少在食堂、电梯间等场所的时间,四楼以下尽量步行。少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少去餐馆、超市,因为气溶胶传播、飞沫及接触都是传播途径,尤其气溶胶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戴口罩、多消毒、勤洗手很重要。每个人都要有防护意识,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她特别提醒,有的群众戴口罩方法不正确,正确的是要把鼻梁处压实,口罩边缘和面部贴合,不能留缝隙。继续使用的口罩要放在袋子或盒子里,互相不能拿串,分清内外面,废弃的口罩放在垃圾袋里,不能乱扔。

夏国光说,当治愈率大幅上升,确诊和疑似病例大幅下降时,就意味着拐点的到来。

□本报记者 任洁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