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高温季节食物易中暑 隔夜菜及凉拌菜为“危险食品”

2018-06-21 作者:□本报记者 唐诗 来源:

 
  夏季是食品安全问题易发、多发、高发的时期,随着气温逐惭升高,食品发生霉变腐化的概率增大,引发食物中毒的诱因逐渐增多,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发布夏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夏季微生物易于繁殖,特别是老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要尤其注意饮食卫生。
  ■夏季饮食把好购买、贮存关■
  把好购买关。选购食品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食品贮存条件较好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时要查看标签标识,选择包装完整、感官正常、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对于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购买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相应的贮存条件。
  把好贮存关。凡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购买后应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暴露,尽快置于冰箱贮存,并尽量做到分隔或独立包装,避免交叉污染。即开即食食品开启后应妥善贮存并尽快食用。烹调好的食物在室温存放下不要超过2小时,食用冷藏后的剩饭、剩菜前应确认食品无腐败变质并经再次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外出就餐“擦亮”双眼■
  食物制作过程要注意清洁卫生。制作前确认食材新鲜,没有变质。食材要洗净,刀具、案板和餐具要做到生熟分开。加热烹制过程要做到烧熟煮透。凉菜要现做现吃。
  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有证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建议选择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较高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餐后应索要发票或收据。
  夏季微生物易于繁殖,老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应注意饮食卫生,适度食用冷饮,切忌暴饮暴食。
  消费者在食用购买的食品或者在外出就餐后出现不适,应尽快就医,除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外,可及时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三个“陷阱”勿落入■
  炎炎夏日,高温使人的神经中枢处于紧张状态,内分泌腺的活动水平也发生改变,这时候,合理饮食对于养生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夏季饮食不要落入三个“陷阱”,要记住三条原则。
  冰凉陷阱
  ——让你变成“冰棍脸”
  暑热难耐时,很多人喜欢吃雪糕、冰淇淋等冷饮降温。然而,雪糕、冰淇淋是高脂肪、高糖的食品,吃多了不仅不易消化,还会降低食欲。尤其是雪糕、冰淇淋的温度都在0℃以下,而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如此悬殊的温差对胃肠道刺激较大,易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
  如果进食冷饮过频或过量,还会削弱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作用,引起急性胃炎、肠道功能紊乱等,导致厌食、消瘦,出现黄而暗的特征性面孔,医生形象地称之为“冰棍脸”。
  对于冷饮,肥胖者往往“越吃越胖”,瘦弱者往往“越吃越瘦”。这是因为肥胖者原本吸收功能就好,冰淇淋中的脂肪和糖分加剧了他们的肥胖;而瘦弱者平日就体质弱或偏食,冰淇淋吃多了,厌食的毛病愈发严重,影响其营养补充。
  细菌陷阱
  ——肠炎胃炎找上门
  夏季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但气温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加也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且高温天气会加快食物腐败,使夏季成为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
  此外,夏季蚊蝇、蟑螂滋生,它们从食物上经过、停留时也会传播有害细菌和病毒,如果人们不慎食用了这些食物,容易患肠炎或胃炎,还会发生其他健康损害。
  因此,夏天食用蔬菜、水果前一定要清洗干净,生食时更是如此;吃不完的食物要妥善保存,再次食用时要仔细检查是否变质腐败。
  美味陷阱
  ——口腹之欲招病害
  啤酒、烧烤、小龙虾……夏季美食花样百出,让人们的口腹之欲得到满足。但是,在乐享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安全。
  中医建议夏季饮食宜清淡,因此,像烧烤、螺蛳等美食,只可偶尔吃一顿解解馋,经常食用则会引发上火,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现象。此外,对于街边烧烤或露天餐饮,如果不能确定食物来源是否安全,还是不吃为妙。
  水果也是夏季不可或缺的美食。但需要注意,有些水果的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误食会导致血糖飙升,因此该病患者食用前需要仔细辨别。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