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排查过敏原打好春季过敏阻击战

2017-03-27 作者: 来源:

 
  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春天来了,但对那些容易过敏的人来说,又到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苦日子了。虽然过敏人数在逐年增加,但生活中许多人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应对过敏,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痛苦。学会这些自救方法,让你逃出过敏的包围圈。
 
  过敏让人头疼之处:一是过敏原(可大致理解为让人过敏的物质)复杂,甚至有些人对抗过敏药也会过敏;二是它症状伪装性强,常表现得像感冒、吃坏肚子,有人发生休克甚至生命受威胁时,都还没发现自己过敏了。
  如果你也常在春天感到不适,又找不到原因,不妨认识一下过敏的危害,一起排查身边的过敏原。
  过敏会“潜伏”
  过敏有时会“潜伏”,除了皮疹、打喷嚏等症状,一些易被忽视的表现也在提醒你:过敏来了。
  鼻子、眼睛发痒
  如果鼻子经常瘙痒难耐、流清鼻涕,有时连续打多个喷嚏,就要当心是过敏了。此症状常在进出空调房或早晚温差大时发生。
  眼痒(有揉眼冲动)、充血、水肿或眼睑水肿、流泪、有水样分泌物等,都是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其中眼痒为最主要症状,通常温度越高,眼睛越痒。
  易疲劳,常犯困
  白天老犯困,如果不是睡眠不足等导致的,就要警惕是不是过敏。如果办公区周围的环境比较封闭,空气流通差,尘螨、霉菌之类的过敏原很容易积存下来。此外,粉尘、烟草、同事的香水等都会成为过敏原,可能让过敏者觉得越来越疲劳。
  吃完果蔬嘴巴又麻又痒
  吃果蔬过敏者,一般会出现嘴唇水肿、皮疹、脱皮、皮肤瘙痒、口舌麻木等症状,或者有眼睛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类似鼻炎的表现。症状较轻者,一两个小时内会消失。但有些人过敏情况会很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
  小孩胃口差
  厌食、烦躁不安、身体疲乏、反复呕吐、长时间腹泻的孩子可能是食物过敏。他们吃了致敏食物后还会出现口周皮肤潮红、斑疹等症状。由于没有找出食物过敏的原因,家长往往会继续让孩子吃致敏食物,加重过敏反应,使厌食加重,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
  排查身边的过敏原
  衣:羽绒、丝织品
  过敏体质者可能因这两种材质的服装出现皮肤瘙痒、流涕、咳嗽等症状,有哮喘病史者可能引起症状反复或加重。建议这类人尽量选择棉质的衣服。
  食:小麦、蔬果等
  各种食物引起的过敏很常见,它除了可引起皮肤瘙痒,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后果,往往起病急,发展迅速,抢救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研究发现,国内诱发过敏性休克(比较严重的过敏症状)原因中,食物诱因占77%,其中小麦(占37%)居然排在了水果/蔬菜(占20%)、豆类/花生(占7%)、坚果/种子(占5%)等的前面,是中国人严重过敏的元凶。
  其中最常见的致敏水果为桃子,最常见的坚果为腰果。从发病严重程度看,小麦诱发了57%的重度过敏反应,而水果蔬菜类倾向于轻中度。
  如果一吃这些东西就浑身不舒服,千万要当心是过敏惹的祸。
  住:尘螨、蟑螂等
  尘螨常藏在于床、沙发、被褥等地方。为了不让尘螨引起过敏,建议大家定期清洗枕套、被子。
  蟑螂、真菌也可能引起部分人过敏,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和良好的通风有助预防。如果对宠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过敏,不建议在家养。
  行:气候改变、花粉
  温差较大、气候多变时,有些人也容易过敏,此时建议减少外出。对花粉等过敏者,建议避开植物较多的公园、绿化带,必要时戴口罩出行。
  过敏季“自救”法
  盐水洗鼻
  这个方法适合过敏性鼻炎者,可有效减轻症状。具体做法是,清洗双手,将适量煮沸过的自来水、蒸馏水或无菌水加入洗鼻器,按比例加入盐;盖好瓶盖后,将瓶盖上的鼻塞器堵住一侧鼻孔,身体略向前倾;用嘴呼吸,挤压洗瓶即可。
  清洗时注意以下几点:
  清洗前先擤鼻涕,防止阻塞水流,水温要与体温相当,不要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鼻腔时,水不要从嘴里吐出来。
  重回“粗放式”生活
  在生活中不要太讲究装修装饰。家里的摆件越多、装饰越复杂,潜在的过敏原也越多。过敏体质的人不铺地毯,不摆各种毛绒玩具、书籍等容易沾灰的东西。每隔两周,应清洗床具。
  别让运动成过敏“帮凶”
  有些人虽然对食物过敏,但一般症状很轻,甚至没症状,一旦在运动后,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研究发现,39%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运动过程中。建议有食物过敏者避开已知过敏原,一旦运动后感觉不适及时停止,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拒绝乱用药
  含激素的眼药水(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麻黄素喷鼻剂等或许能一时缓解过敏引起的不适,但反复用很可能引起青光眼、药物性鼻炎等,让病情变得更复杂。抗过敏药有时也可能引起过敏。建议过敏时到医院专科就诊,遵医嘱用药。
  目前,针对过敏性疾病,医学上还缺乏非常有效的根治方法。建议明确过敏原的人,尽量避免接触相应物质,对花粉等过敏者减少外出次数,出门记得佩戴口罩。此外,应遵医嘱配合治疗,必要时采用脱敏疗法。(北梅)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