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药水开瓶4周必须扔或致眼部感染
2017-03-20
作者:唐诗
来源:劳动午报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条件的改变,看电脑、玩手机、戴隐形眼镜等行为的时间增加,用眼越来越频繁,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症甚至干眼症。这两种症状都以眼睛干涩不适为主要表现,于是很多人将眼药水作为日常“必备品”。眼药水是眼科疾病常用的药物剂型之一,对于许多眼部不适,眼药水都有直接、快捷的治疗作用。那么眼药水要如何正确使用以及储存呢?
眼药水切勿滴在黑眼球上
“滴眼药水前一定要洗手,因为脏手直接接触眼睛,可能会造成眼部感染。”北京医院药学部医师罗太敏表示,“滴眼药水时,头部要尽量向后仰,或平躺下来,用食指将下眼睑下拉与眼球分开。”
罗医师介绍,滴眼药水时要将眼药水瓶嘴对准眼睛,滴在结膜囊内,切勿直接将药液滴在角膜(也就是黑眼球)上,每次1至2滴即可。在早起后、午睡前、晚上睡觉前点眼药水效果比较好,因为眼球表面的容积很有限,且泪液由鼻泪管排掉的速度很快,所以在这有限的容积及时间内才能增加眼药与眼球表面接触的时间。
滴眼药水后闭上眼睛休息几分钟,尽量不眨眼。因为眼皮的眨动会增加药水排泄的速度,闭目养神可以增加药水与眼球接触的时间,但切勿用力闭眼,以防将药液挤出。
用食指轻轻按压泪囊处至少1分钟,既保证眼睛局部有效的药物浓度,又能阻断部分药水随鼻泪管流入鼻腔而引起副作用。在睁开眼睛之前,用清洁的纸巾或手帕将流到眼睛周围未被吸收的眼药水或泪水擦拭干净。
“如果需要点2种以上眼药水时,间隔需5-10分钟再点第2种眼药水。若需同时点眼药水和眼药膏,应先点眼药水后隔5分钟再抹眼药膏。”罗医师提示道,“眼药瓶嘴不可以接触到眼睛或睫毛,以防止药瓶受污染,并且点完眼药后立即盖上瓶盖。”
眼药水开启后最多使用4周
眼药水如若保存不当,那可是苦了“心灵的窗户”。那么,眼药水该怎样保存才能不被污染、不变质呢?北京医院药学部医师梁晓丽就向大家介绍了眼药水的保存方法。
“眼药水保存的温度不能太高,温度太高容易使眼药水变质;当然温度也不宜太低,如冰箱的冷冻室温度太低,就不太适宜存放眼药水。一般来说4℃的温度,是眼药水保存最适宜的环境。” 梁医师介绍。
此外,眼药水应放置在阴凉避光干燥的地方,排除直射日光、高温、多湿三个恶劣条件。“因为药品多由化学物质制成,若长时间放置在上述恶劣环境中,成分会起变化,降低效力,甚至变质为有害物质。最好能够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层,那里的温度比较适宜眼药水的保存,切勿放在冷冻室内。”梁医师表示。
“有人认为眼药水开封后,只要没过有效期就可以用,或将其放进冰箱认为这样能‘保鲜’,这都是不正确的,有效期不等于使用期。”梁医师表示,“眼药水使用说明中往往都会有这么一条注意事项:眼用制剂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若颜色有变化或出现异味、颗粒或出现棉絮状沉淀物,说明已经变质,不可再用,继续使用或致眼部感染。如果家里准备有几种眼药水,最好在不同的眼药水瓶上做不同标识,以免点错引发不良药物反应。
正确用眼缓解干涩
眼药水只能临时缓解眼睛的不适,根本上还是需要科学用眼、合理作息来缓解视疲劳。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或者看电脑等需要注意力集中的工作,建议每隔50分钟就休息5-10分钟,计算机屏幕和眼睛的距离保持60厘米,并且屏幕要比眼睛低。
眼球表面如角膜、结膜及眼睑等有发炎、过敏、受伤等情况时,要咨询眼科医生并积极治疗,切勿自行买药。
在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会感到发干发涩,严重时眼白表面干燥、皱缩,甚至导致角膜溃疡。电脑族、手机族在荧光屏前的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可多吃动物肝脏、牛奶、蛋黄、豆腐、胡萝卜、菊花等补充维生素A。
缺乏维生素B2也会使眼睛密布血丝、怕光,易流泪。补充维生素B2应多食用绿叶菜、蘑菇、红薯等;维生素C对眼睛也有益。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高出数倍,随着年龄增长,人眼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会引起晶状体变性,可以多吃苦瓜、柑橘、柠檬等果蔬。
此外,牛磺酸能缓解视力低下、视疲劳。牛磺酸在水产动物如虾、蟹、海鱼和牛奶中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