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血尿”要重视合理生活方式利预防
2016-12-27
作者: 唐诗
来源:劳动午报
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大约有90%以上的膀胱癌患者最初的症状是血尿,血尿的出现常常被认为是泌尿系统疾患的重要讯号。血尿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我们需予以高度重视,以便尽早发现病因,及时给予正确诊断和施治。
近日,某公司员工小张参加体检,检查尿常规后发现化验单提示尿潜血(++),并没有感觉不舒服,但又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挂号就诊。
北京友谊医院医保中心马清主任介绍,俗称的“血尿”,是指经过离心沉淀后的尿液,在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3个以上的红细胞。在高倍镜下,发现10个红细胞就计为“+”,20个计为“++”,30个计为“+++”,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加号越多,说明肾脏固有细胞损伤的越厉害,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肾脏被破坏程度会逐渐增大。
区分一过性血尿和真血尿
“泌尿系统的损伤、梗阻均可引起血尿;炎症、结石、肿瘤亦会引发血尿;血液系统、心血管等全身性疾病亦可引起血尿;此外,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丝虫病等其他感染性疾病也会使血尿情况出现。”马主任介绍。
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出现假性血尿的情况。比如食用了某些食物,如劣质糖果、火龙果、红色蔬菜等,食用了如氨基比林甘油等药物;女性的月经期间的、尿液被污染以及剧烈运动后也会引起尿色异常。这就属于一过性血尿,但不属于真性血尿。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病史可以来初步判断血尿的来源。通常血尿伴有肾绞痛时,是肾或输尿管结石的特征;血尿尿流细、排尿困难多是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的特征;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是膀胱炎和尿道炎的可能性较大;血尿伴有水肿、高血压是肾炎可能性较大;血尿伴有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见于血液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
“借助一些辅助检查,可以协助我们确定血尿来源。如三杯尿试验,用三个清洁玻璃杯分别留起始段、中段、终末段尿观察。如是起始段血尿提示,则病变在尿道;终末段血尿提示,则出血部位在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提示,则为前列腺和精囊腺。三段尿均呈红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自肾脏或输尿管。”此外,位相显微镜检查尿沉渣,是目前鉴别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最常用的方法。
轻微血尿也须足够重视
结合病史特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大部分患者出现的血尿能明确原因,然后就需要积极干预。
“因此在体检中发现血尿,即便是轻微、间歇或无症状性血尿,也需予以高度重视,应尽早去正规的专科医院检查,明确病因,积极进行干预。”马主任说。
但是血尿病因复杂,有一些短期内暂不能发现病因的,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动态观察,随时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需通过特殊检查,如肾穿刺等以明确诊断。
及时排尿利于血尿预防
日常应该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预防血尿症状的产生,就此,马主任提了以下一些建议。
多饮水。多饮水可稀释尿液,冲洗尿路,对血尿有预防作用。多饮水还能加强引流,有利于对感染的控制。要养成饮水习惯,主动多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
另外,口渴时最好不要饮用啤酒和碳酸饮料;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以免空气干燥,使身体丧失大量水分;经常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们更应注意增加饮水量,以补偿大量出汗所丢失的水分。
忌吃刺激性食品。血尿病人应尽量忌食用白糖、韭菜、芥末、辣椒等刺激食物;同时,少吃烤制食品、海腥发物和温热性食物;不论预防还是在发病期间,都应减少含有高胆固醇食品如猪、牛、鸡的内脏,以及鱼卵、蛋黄等食物的摄入量。
注意多吃一些有凉血、止血作用的食品,如荠菜、鲜藕、莲子、绿豆等;苹果、梨、橘子等含维生素C和P较多的果品亦可多吃。
及时排尿。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不要憋尿,感觉到尿意要尽快去排尿,以减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时间过长,诱发感染;注意劳逸结合,有意识地放松精神。发现血尿,要及早检查及时治疗,避免过度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