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清洁能源巧用取暖才省钱
2016-12-05
作者:陈曦
来源:劳动午报
北京市政府自1998年开始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开展了燃煤锅炉改造清洁能源的工作。现在,全市煤改清洁能源的情况怎么样了?煤改清洁能源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使用更省钱?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丰台区环保局大气办特别党支部书记李岩鹏,给正在观望,纠结是否要改造的平房区燃煤取暖居民们详细介绍一下。
东西城
率先实现“无煤化”
记者了解到,去年,北京市城六区实现基本“无燃煤锅炉”,包括西城区、东城区在内的核心区通过近18年的“煤改电”,已基本实现“无煤化”。
今年,北京市将“民用散煤”治理重心进一步拓展至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通州、大兴七个区的平原地区,并计划在2017年,这些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完成民用散煤清洁能源替代阶段性工作。
丰台区环保局大气办特别党支部书记李岩鹏表示,丰台区今年要对全区农村地区的24个行政村的平房住户进行清洁能源的改造,同时在四环路区域内实现1万户的“无煤化”,对其它电力增容不能保障的地区实现“优质煤全覆盖”。
燃煤危害大
可形成PM2.5
燃煤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呢?李岩鹏介绍说,燃煤可以产生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中,二氧化硫是PM2.5的前体物,它形成的硫酸盐是PM2.5的组成成分。
记者了解到,随着大吨位燃煤锅炉的逐渐消灭,平房区居民取暖季低面源燃煤污染已经成为困扰大气质量持续改善、影响群众身心健康的一个顽疾。
“仅就我们丰台区目前7万户平房来说,每年冬季需消耗燃煤近21万吨,将产生二氧化硫1680吨。”李岩鹏介绍,因此让这些百姓采暖期使用清洁能源,成为提升空气质量,提升百姓绿色福祉的一项重要举措。
清洁能源取暖
各有优缺点
目前,北京市鼓励冬季采暖用煤户改用天然气、电力、热力和轻柴油、水源热泵、液化气瓶组罐等改造方式。
李岩鹏介绍,其中,普遍采取的是蓄能式电暖器和空气源热泵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蓄能式电暖器的优点是能够合理利用电网峰谷,平衡电网负荷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用户供暖成本;设备初始安装费用较低;运行基本无噪声;只需进行线路改造,无需破土施工,改造周期短,老百姓易接受。缺点是单个设备供暖面积小,一个设备只能向一间屋子供暖,不能多屋共用;纯电能转换热能取暖,只能供暖,不能提供生活热水,夏天不能制冷。
空气源热泵的优点是通过少量电能驱动系统大量获取空气中的免费热能,消耗的电能仅仅是压缩机用来搬运空气能源所用的能量,在南方地区热效率高达300% 以上,在北方区域采暖季期间综合能效可达到240%以上,节能高效是空气源热泵最大的特点和优势。空气源热泵除了冬天采暖外,还可以实现夏天制冷,一机两用。缺点是初期投资较大,区域性特征明显,对外界环境温度较为敏感,在高温高压工况下运行,容易使压缩机老化、碳化,对安装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安装维护,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倾斜过大和倒置,否则容易损坏。
市区两级补贴
让居民得实惠
为了鼓励居民采暖方式从用煤改为使用清洁能源,北京市和各区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措施。李岩鹏介绍,使用蓄能式电暖器的,按照6600元/户作为测算依据,市财政按照每户设备购置费用的1/3进行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为2200元/户,剩余2/3区财政、住户按照90%、10%的配比进行支出。区财政按照市财政补贴后电取暖设备购置费用的90%进行补贴,每户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3960元/户。市、区两级补贴最高不超过6160元/户,剩余部分由住户承担。
使用空气源热泵的,市财政按照取暖住房面积每平方米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每户补贴最高12000元,剩余部分区财政按照市财政补贴后电取暖设备购置费用的90%进行补贴,剩余部分由住户承担,而且每户只限1台。
利用低谷电价
“巧用”才省钱
实惠的补贴、简单的操作方式、较好的取暖效果……吸引了不少平房区居民加入了“煤改清洁能源”的行列。但并非所有平房居民都能进行改造,并得到相应补贴。
“首先,要具备供电条件。”李岩鹏表示,由于冬季取暖“煤改电”用户用电量大,区域电容总量不足,必须由供电公司前期调查是否具备供电条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村)需等到相应变电站建成后才能实施改造。
除了取暖效果,有意愿改造的居民们也很关心取暖季的费用问题。“刚刚使用上蓄能式电暖器或空气源热泵的居民,有的说比烧煤贵。有的说,花费差不多。其实,他们很有可能还在延续之前烧煤取暖时代的习惯。”
李岩鹏说,“就拿蓄能式电暖器来说,居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低谷时段电价来蓄能,然后使用。”
李岩鹏介绍,低谷时段电价即每年11月1日零时至次年3月31日24时,每晚21时至次日6时的生活用电。百姓低谷时段电价为0.1元/度,低于日常用电0.4883元/度的标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充分利用低谷时段电价,还要更换为峰谷电表,这样,全年用电不再纳入阶梯电价范围了。”李岩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