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膳食很重要餐桌健康无小事
2016-09-29
作者: 盛丽
来源:劳动午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5月13日正式实施,至今已将近半年。中国有句俗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现在,大家的一日三餐是吃饱了,但是吃得不对的比比皆是。《指南》实施半年以来,与职工健康有关的职工食堂是如何根据《指南》推荐让职工吃得既健康又可口?在日常的饮食中,普通市民又应该注意什么?记者就此请教专家,为您支招。
结合职工口味
挖掘营养膳食
每天中午和晚上,北京外文书店的职工都能享受到美味又健康的饭菜。“我们很注重职工食堂的科学营养配餐。”北京市外文书店工会主席杨建华总结道。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到,人体摄入的食物要多样,以谷类为主。还特别推荐,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每周25种以上食物。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据了解,每年,北京外文书店都会结合北京发行集团的要求,组织健康菜评选活动。今年,结合职工的需求和健康膳食的宗旨,推出了一道新的主食——比萨。“这道主食中有不少蔬菜,可口又健康。”杨建华说。
说到健康菜评选,杨建华介绍,每年活动开展前,书店的职工食堂管理人员、工会工作人员还有厨师都会共同研究菜谱。“绝不是简单地将餐馆的菜品复制,而是要结合职工的口味和营养膳食的宗旨来改良发掘,比如去年推出过一道黑椒鸡牛柳。”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到,要适量多增加鱼、禽、蛋、瘦肉的摄入。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为此,杨建华举例说明:“在肉类的制作上,我们会有意识地考虑多增加鱼的设置。还有,会在蔬菜类上多增加花样。”
蔬菜水果不能少
科学补充更健康
此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到,多吃蔬果、奶类、大豆。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g。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关于这点,记者也采访到北京电力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卫滨,他介绍:“在吃水果和蔬菜的时候,也有不少讲究。建议选择应季的水果,首先应季的水果含有的营养素和人体代谢需求匹配。比如,秋季人们常吃莲藕、马蹄这些,有利于减少秋燥。而夏季人们可多吃大蒜,因为它天然自带抗生素。”
此外,人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从冰箱中取出的水果不宜直接食用,因为这时的水果和人体的温差太大,容易伤胃。还有的爱美女士为了减肥会选择水果代替正餐,对此,刘卫滨说:“这样也不太好,首先有的水果热量也很高。其次,水果生冷,也容易增加胃肠负担。”
关于喝水,刘卫滨提示:“不要等到感觉口渴的时候再喝水,大约1小时左右,要补充些水。此外,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水的温度也不宜过凉。”
身体多活动
锻炼须科学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到,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说到运动,不少人喜欢练习瑜伽。据了解,瑜伽能加速新陈代谢,去除体内废物,形体修复,还能增强身体力量和肌体弹性,身体四肢均衡发展。在练习瑜伽时还有不少需要提示的地方,比如,开始最好先做一些瑜伽暖身动作,循序渐进。练习时,不要在太软的床上练习,准备一个瑜伽垫子。每个动作一定都要保持3至5次呼吸。
除去安静的瑜伽运动,还可以选择动态的暴走和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