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母亲 健康关注有别
2015-05-10
作者:
来源:京华
昨天是母亲节。每当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给母亲送上祝福,感激母亲养育之恩。30岁左右的母亲,初为人母,面临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40岁左右的母亲,将面临衰老和更年期的考验;慢慢进入老年的母亲,本应该享受闲暇时光,却又很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各个年龄段的母亲,到底怎么做才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呢?本期,我们特邀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主任赵红教授为我们一一讲述。
■母亲三十
初为人母讲究多 怀孕时间25至30岁最佳
赵红表示,25至30岁是女性成为母亲的最佳时间段,这期间,女性的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都比较好。随着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的下降,35岁以后女性的妊娠率会明显下降,因此“35岁,是女人的一个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怀孕来医院咨询、调理的人越来越多。赵红提醒,适当的备孕是必要的,但是不必太紧张。情绪紧张也容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排卵不正常,导致不孕。
赵红说,一般的女性备孕时,做一个普通体检即可,其中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盆腔B超。这些检查主要是为了防止怀孕过程中出现贫血、糖尿病、妇科炎症等情况,影响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产后坐月子不能废除
近年来,产后坐月子备受争议。赵红表示,坐月子是适合中国人体质的,是符合生理过程的,不能废除。
赵红说,分娩时,产妇会用力、出血,可导致气血损伤;同时,分娩时产妇会大量的出汗,全身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容易受到外邪侵扰;此外,产妇需要排恶露、产乳汁,中医认为,恶露和乳汁都是气血所化的,因此产妇需要一定的时间好好休息,适当的补充营养,以帮助身体恢复。“休息好了,对孩子和大人都有利。”
对于产后调理,赵红表示,体质较弱的产妇可用当归、黄芪炖煮各种汤品,补气血。奶水不好的产妇,可在炖汤时加入丝瓜通乳。此外,产妇可以多吃些醪糟糖水煮蛋,可以起到通乳和排恶露的作用。
■母亲四十
更年期综合征来袭
保健:勿滥服镇痛药
女性进入40岁后,开始面临衰老的问题,更年期也会随之到来,部分女性还会产生妇科肿瘤,这些都为女性的健康带来阴影。
女性绝经期在45岁到55岁,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血脂升高、神经血管功能失调等。不少女性出现头疼、关节痛、腰疼等症状,开始自行服用镇痛药。
赵红表示,无论何种镇痛药,如不经医生指导,长期随意服用,都可能掩盖身体已有疾病,延误诊断治疗。特别是更年期的身体痛、关节痛常常是因为缺钙所致,补充钙剂,适当活动,加强锻炼有助于缓解疼痛的症状。
更年期妇女自我保健要做到: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做1次全身体检;服用钙片或钙质丰富的食物;经常运动;把停经症状坦白告诉医生;莫让自己超重,也不要太瘦;要每天抽些时间有效地舒缓身心;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妨替自己找些新事情来做,如参加义务工作等,使生活更加充实;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不沮丧、不消极。
赵红提醒,作为子女,面对更年期的母亲应多一分宽容,要想方设法让母亲心情愉快,帮助母亲顺利度过更年期。
赵红表示,更年期内分泌出现改变,应着重从饮食上调理。不要盲目节食,适当吃些粗粮,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赵红为更年期女性提供了两个食疗方。杞枣汤:枸杞子、桑葚子、红枣各等份,水煎服,早晚各1次,适用于更年期头晕目眩、饮食不香、困倦乏力及面色苍白者。莲子百合粥:莲子、百合、粳米各30克同煮,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更年期心悸、健忘、乏力、皮肤粗糙者。
■母亲五十
骨质疏松应提前预防
随着女性卵巢的完全萎缩,雌激素降到了低点,此时骨质疏松、肿瘤、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很容易“登门拜访”,让人防不胜防。
赵红建议,由于疾病已经正面来袭,生活习惯、营养、运动方面的调理就更为重要。作为子女,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多关心年迈的母亲,比如为母亲补钙,以防骨质疏松等;平时多陪陪母亲。
说到如何补钙的问题,赵红表示,女性在生完孩子后就应该开始补钙,早点开始储存钙质,预防流失。在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帮助钙质的吸收。此外,还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最好是户外运动。
针对补充雌激素的问题,赵红表示,目前对于补充雌激素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一方面雌激素对减轻更年期症状、防治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有益处;但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一些肿瘤的潜在危险,特别是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的女性。
因此,雌激素治疗有非常严格的适应症,并非人人都适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