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亲爱的婆婆

2019-01-09 作者: 来源:


  婆婆去世后,公公又找了个老伴,仅比我这个大儿媳大十余岁。妈是叫不出口的,我喊她阿姨。公公的两儿一女很是反对他再婚,因此他们对阿姨都不搭理。唯独我,跟她合得来。
  阿姨是洛宁人,命很苦。年轻时经常遭丈夫家暴;唯一的儿子十多岁时遭遇车祸不在了,大女儿闪婚闪离,小女儿又和他人私奔。她自己离婚后单身十多年,直到5年前遇到了公公。
  阿姨过门时,我的儿子刚满月。当时阿姨有着一份在街上发宣传单页的工作,一天四十元。时常会在下班后和休息日过来帮我带会儿孩子。阿姨老实随和,我俩很对脾气,所以经常聊天。有时,阿姨还会教我做她的拿手菜。有时,她在家做了什么好吃的,来时总不忘给我捎些。阿姨对我儿子也异常喜欢,时常会买回漂亮的小衣服给儿子穿。
  人到老年新组建的家庭,难免磕磕绊绊。每每和公公发生矛盾时,阿姨总会向我倾诉,每次我都细心地聆听,耐心地劝导。我生活上有什么不如意,也说给阿姨听。慢慢地我们从婆媳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直到现在,5年过去了,公公的三个儿女及小儿媳依旧不愿搭理阿姨。而我则成了阿姨在这个家里除了公公以外唯一能给她温暖的人。阿姨总是用她那最质朴的行为一点一滴地打动着我。儿子几个月时,阿姨得知我带孩子缺觉头晕得厉害,于是就把儿子抱出去让我在家补觉,谁知儿子出门就睡,阿姨坐在小区门口的石头上一抱便是近三个小时。事后,阿姨说把孩子抱回家担心他哭,把我吵醒……
  人心都是肉长的,长期和阿姨相处,我了解到她的喜好,也时常给她买她喜欢的东西。每次阿姨眼角都是笑。
  阿姨勤俭节约,几乎不在街上吃一次饭。菜也总是吃廉价的,衣服更是没有一件能上得了场面的,全是从早市上淘的地摊货……但却为人实诚大方,在她过门半年后,我们做生意急需用钱,阿姨听说后,二话没说,把她打工八年存下的五万元存款全部拿出来让我们用。尽管,我老公还是不怎么搭理她。
  儿子一岁时,阿姨和公公在城里租的房子到期了,于是就回了老家。相距远了,不经常见面。但我过段时间会带着儿子回去一趟,每次背包里都不忘给阿姨带些她喜欢吃的东西。阿姨和公公过段日子也会来城里看望儿子。
  如今,儿子4岁多了。经常打电话给奶奶,每次阿姨接到电话,听到儿子那稚嫩的叫声,总是无比开心。没隔几天准会风仆尘尘地赶来,带着给儿子买的吃喝的东西,还有我喜欢吃的菜。
  就在前些天,阿姨顶着大风又为我送来了她自种的菠菜、蒜苗、青菜、萝卜,鼓鼓囊囊的一编织袋。当天下午,阿姨要走时,儿子竟抱紧阿姨的脖子说:“奶奶不走,奶奶不走……”惹得阿姨热泪盈眶。对这个和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是抱了又抱,亲了又亲……
  我带着儿子送阿姨到小区门口,阿姨三步一回头,挥手让我们回去……大风把她花白的头发吹得乱蓬蓬。那一刻,我在心里对阿姨喊:妈,路上慢点……
  □宁妍妍 文/图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