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晓风过处   ——读《张晓风散文精选》

2019-01-06 作者:邓勤 来源:劳动午报


 
  台湾作家张晓风创作过散文、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以散文最为著名。她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抒写婚前的喜悦,情感细腻动人。早在1977年,时年36岁的张晓风就被台湾地区评论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词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如今,张晓风已经77岁,其笔力更加劲道老辣,正如余光中所言,张晓风文字“柔婉中带刚劲”,至真至纯。
  有些人经常抱怨写作时无话可说,其实我们看看张晓风的文字就可以发现,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进入我们的视野,从而诉诸于文字,关键是我们得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得有所触动,不能面对火热的生活而熟视无睹。譬如张晓风在散文《种种有情》中谈到在水饺店吃饺子时,她特别喜欢看捏合饺子边皮留下的指纹。张晓风觉得,当她坐在桌前,上面摆着的某个人亲手捏合的饺子,热雾腾腾中,指纹美如古陶器上的雕痕,吃饺子简直可以因而神圣起来。
  一般的美食文通常会铺陈饺子的色香味形,但张晓风却关注饺子边皮留下的指纹,认为这是美丽的手泽,这当然就是独辟蹊径了。张晓风的散文秀丽清咏,内容平实之处却有真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最近编选的《张晓风散文精选》分为情田、有些人、晓风过处等五篇,收录了《地毯的那一端》《种种有情》《一半儿春愁一半儿水》等48篇散文,其内容涵盖了亲情、爱情、友谊、师生情谊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所选散文都是张晓风的创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字平淡典雅,意趣却很深刻,通常是触摸到人类的生命和动人的情感。
  以《包子》为例,作者谈到大陆有个远亲去世了,半年后消息传来自己还是不能释怀。因为这个老妇人曾经和张晓风夫妻谈过两小时的话,临到吃午饭时,老妇人却拿不出什么来招待,只得假意要到巷口去买包子待客,结果被儿子一顿训斥。作者不忍家徒四壁的老妇人伤心,于是推脱说:“今天有事要走,下次来,一定吃你这包子。”结果,有些事是没有下次的,因为老人已经撒手而去。
  张晓风感叹道,人的生命真是卑贱如蚁。而她自己对此也爱莫能助,只能再到大陆时,躲在某个巷道的角落里,一面咀嚼热气腾腾的包子,一面暗自落泪。在张晓风白描式的叙述中我们除了感受到老妇人的卑微无助外,还能对那个“西装笔挺,骑着威风的摩托车”的年轻人生出些许愤恨,因为他不仅不孝顺,还打碎了老妇人的卑微希望和待客的盛情,那就是请远方来的客人吃顿包子。
  一个包子能值多少钱?但是这个包子却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人与人之间命运的天壤之别以及人性深处的黑暗与丑陋。在现实中,给我们影响的人,更多的是一些渺小的人物,他们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但他们的内心来自日常生活的细微影响,有时比你的阅读和思考更加重要。可见,如果我们想留下张晓风这样的文字,就得从“情”字入手,以我手写我心。如果文字能感动自己,那么必然也就能感动读者了。
  □邓勤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