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斜街 烟雨京华
2018-12-26
作者:□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吴晛
来源:
一条中轴线,道不尽京城沧海桑田。它好似太极双鱼的边界,让历史与现代在对立中达到和谐统一;它又如北京城的主叶脉,濡养京城,让京味儿精神与文化生生不息。
方彪老师在《九门红尘》中提到一个有趣的地名——外馆斜街,坐落于安定门外。
北京城内九外七皇城四,四四方方的格局,南北通透的街衢,而斜街则多是依水势修建而成。外馆是当年特别用来接待蒙古地区的“驻京办”或“招待所”,逐步形成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外馆贸易。
一条街巷,成为联结中俄蒙三国的纽带,其间交易的货品有着鲜明的民族烙印,成为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外馆斜街的繁荣持续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随着铁路的出现,一路驼铃声的商队逐渐消失在历史深处,繁荣了二百余年的外馆斜街成为一个时代的回忆。
提及斜街,定会说到鼓楼南的烟袋斜街。若说鼓楼北的外馆斜街是官商,那与之相望的烟袋斜街则是“土生土长”的民商,当年因几家烟袋铺领京城烟具文化之风骚而得名。
如今,烟袋斜街再度开发,新潮的事物不断出现。而那五月槐花香的时候,吆喝声、叫卖声、打千作揖的声音似乎只有在古装剧里还能略知一二了,但老北京市井商业文化的兴隆盛景却印刻在烟袋斜街的方寸中。
斜街,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它们道尽这座城市商业文化的历史变迁。如今,二者虽看似沧海桑田,然车水马龙间仍然述说着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的兴旺,也孕育着新北京新文化,成为中轴线文化带上两个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
今天的北京,鳞次栉比的高楼无不散发着现代化、国际化的气息,鼓楼、钟楼已显得“娇小可爱”,中轴线亦向南北两端延展,恢弘的鸟巢、水立方,摩登的北京南站、新机场——这是中轴线上的北京新地标。
烟雨京华,历史、现在与未来汇聚成这座城市多彩的样貌,发展永不止步,初心依旧相守,这就是我们的京韵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