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外施岁月
2017-03-29
作者:
来源:
刘小平/文 胡骏/图
从卢旺达回国已经快两年了,但回忆起在卢旺达基加利会议中心建筑群项目工程施工的那些情景,胡骏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卢旺达基加利会议中心建筑群项目,位于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市区,建筑面积 8万余平方米,分别由酒店、会议中心,IT办公楼、能源中心组成。胡骏所在的北安通风公司承施通风空调、给排水、消火栓喷淋系统及相应的设备末端配电施工,他全面负责卢旺达KCC项目。
作为国际商业项目,该项目的设计及监理单位均为境外公司,在施工前所有设备材料均需通过国外设计公司的认可,否则不允许在工程中使用。合同签订时虽然外方同意我方使用中国产品,但提出了很苛刻的技术要求,即中国产品必须满足德国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欧盟标准。众所周知,目前中国产品的加工制造和创新能力与欧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项目的设备材料报审工作有很大的挑战性。记得有一次的设备投标订货,胡骏连续一周在京外奔波数地验货并和厂家技术人员沟通投标项目的技术细节,最后因劳累过度,回京第二天就住进了医院,可当他的病情刚刚好转,从ICU病房出来,还在病床上就立刻开始处理遗留工作,并通过网络和电话指导工作,使项目得以正常推进,确保了春节前顺利发运50余吨现场急需的生产物资。
卢旺达KCC项目的酒店工程有1.8万平方米的风管安装工作量,如何提高安装质量,使德国监理公司认可是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刚开始检验风管密闭质量时是依靠漏光检测和施放烟雾检测的原始方法,造成检测数据很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项目部向德国监理公司推荐了我国的风管打压验收施工标准,得到了德国监理的认同。按照国内标准风管打压的抽查检测率要达到总量的20%,而德国监理则提出如果第一次风管打压不合格就提高到50%的高标准。
为此,以胡骏牵头的项目团队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最终风管的打压漏风数值仅为允许范围的三分之一,当风管打压实验结束后,德国监理公司高兴地说:“你们做得很棒,没想到你们第一次打压就成功了,你们的安装质量是一流的。”
如今,卢旺达基加利会议中心建筑群早已投入使用,可每当与北安集团通风公司合作过的国外设计公司和监理公司工作人员,包括甲方的工作人员回忆起与北安人共同工作过的日子,他们都竖起大拇指,大声地说:“The Chinese are wonderful!(中国人,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