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工会主席永远在路上

2017-03-28 作者: 来源:

  于德深 文/图
  说起工会主席马良河,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工友们的话滔滔不绝:“人家退休了在家里呆着整天遛弯,可良河是退而不休,依然是工会主席的角色。就说我们这些喜欢歌唱的工友姐妹们吧,如果没有他的组织、指挥、带头,克服那些困难,还不是一盘散沙?!”
  是的,工友们还记得从职工艺术团成立的那天,良河几乎比上班时还忙。那会儿正是艺术团下到社区、老年公寓给附近的工友们演出,马良河年迈的岳父和自己的老父亲却先后病倒了。
  先是岳父因出血热住院21天,他和老伴一个黑夜一个白天轮流护理。后因老年病一病不起,反复住院三次,直到去世,良河每晚都是守在岳父的床前。
  前面岳父“走了”, 他的父亲也进了医院,一周后也驾鹤西去。尽管这样,每到演出时他依然准时到场,指挥大家唱歌。一些工友劝他:“休息些日子吧、去外地儿子家换换心情,回来大家再聚到一块排练演出。”良河说:“我是工会主席,虽然退休了但不能褪色,各位为歌而来,我是为工会尽一份责任,岂能因个人的原因让工友们解散回家?!”
  是呀,工会主席永远在路上。
  成立艺术团的时候,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工友来报名,他跟良河说:“我看不见东西,但喜欢音乐,能要我吗?”良河说,没问题!只要你喜欢就成。那以后,老人每次来往团里,良河除了派团里的工友接就是自己亲自接送。将近10年,马良河接送这位老工友多少次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如今那位工友不仅成为团里的骨干,还与良河成了好朋友。
  良河待人不忘自己的职责,处事更秉承工会主席的责任。团里的一位工友儿子因故去世,那位工友处于极度的悲伤之中,良河看到这种情况一方面安慰他,另一方面为他找车、找人,并亲自把这位工友逝去的儿子送到墓地,直到一切办完了他才回家。那以后他经常和那位老工友聊天,直到那位老工友情绪渐渐恢复。
  就在笔者和良河聊天的当儿,他远在外地的儿子来了电话:“爸,我在城里买了大房子,就是为了您退休后把您和我妈接过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互相照应,彼此放心。您就不想我们?”
  良河意味深长地说:“你是父母的心头肉,谁的儿子谁不疼?不是爸妈不想你们,而是艺术团离不开我。我一旦走个十天半月,团里的工友们心里就会散花,我不就失职了?再等等我,到时候你不让我们去还不行呢!”一句话说的儿子在电话的那头儿笑了。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