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小师傅

2017-03-01 作者: 来源:

  许双福 文/图
  妻子和我说,她16岁的时候,就曾在印染厂当过师傅。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有政策,对在国企工作的工人,本人退休时,可以由一名子女进单位工作。1979年,我岳父退休,为了不浪费这个指标,就让他正在读高中的最小的女儿进了单位。当年,她16岁。
  他们单位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时组建的印染厂,在那个年代,这个印染厂是很有名气的,无论人员还是技术设备在全国都是一流,属于大型企业。
  顾名思义,印染厂是从事布匹印染的。棉花收购上来以后,送到纺织厂纺线织布,此时的布,人们将其称之为“坯布”,这就跟砖头和陶瓷在没有经过高温烧制时,叫土坯或是毛坯是一样的。再将坯布送到印染厂染成或是印成市场需要的颜色或是花形的成品布,进入销售市场。
  妻子的岗位是管理烘毛机,时间到了夏季,单位里给她分配了一些来自于新疆库尔勒、八一和奎屯纺织印染厂的工人,到她的岗位进行学习培训,由她当师傅,带着这些新工跟班学习烘毛机的操作技术。
  起初,她很是不好意思,毕竟她也是才工作不久,年龄比这些新工还小,也没有带徒弟的经验,总是束手束脚,很是难为情。主任见此,对她讲,这些新疆来的工人不容易,千里迢迢,是因为咱们单位的技术设备好,人家才来学习,你就大胆地教他们,让他们尽快掌握技术,回去好胜任这项工作。
  慢慢地,她与这些新疆来的工人就熟悉了。因他们的工作是三班倒,她休息时,这些培训的学员也同她一道休息。中午吃饭时间紧张,早晨上班时,我岳母为她准备午饭,知道她带了一些学员,每次专门做两盒饭菜好让学员也能品尝一下。中午时分,这些学员到食堂打来饭菜,大家一块热热闹闹地吃,谈天说地,很是开心。到了周末,她就带着这些学员游览名胜古迹,甚至坐火车去爬华山,一个培训期半年,送走一批又来一批。
  30多年过去了,当她看到这些照片,还能记起这些学员的名字,津津乐道地讲起当年的情景、发生的故事。在她心里,这是一段充满热情的岁月,一段温暖怡心的时光。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