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沉淀心底的自行车

2017-02-28 作者: 来源:

  许双福 文/图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我父亲还在北京的总部工作,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如果谁家里有一辆自行车,那定会招来许多人羡慕的眼光。部队的生活与地方相比要好一些,父亲得到了一张购买“凤凰”牌自行车的车票,家里就有了第一辆自行车。 在  当时,这辆18型凤凰大链盒(大链盒指车子的链条是包裹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就相当于现在的“奔驰”、“宝马”。
  每天晚上,父亲骑着车子带着我到广场上练习骑术,此时的我只有六七岁。没多久我就学会了,因身高不够,还上不到车座上,只能将右腿伸在车的三角梁中间踩右边的踏板“掏裆骑”,欢快的童年就以骑自行车为最乐。
  在后来的岁月里,家里换了太多的自行车。新颖的款式、先进的功能、精臻的制造工艺、轻便的材料,使自行车不仅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还具有观赏性。
  而今,家里早有了汽车,儿子几次让我把自行车处理掉,我坚决不允许。在我看来,自行车是最好的短距离交通工具,它不占地方、随意性强、不排放污染,任何车辆都难以比及。如果不是太远的路程我都骑车去,轻松便捷,也是对身体的锻炼。不为堵车闹心,不为停车位挠头,不看油价调整与否。在当今雾霾天频现的情形下,自行车也是当之无愧最为环保的交通工具。
  人,童年的记忆尤为深刻,沉在心底,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泯灭。自行车搭载了我的人生历程,童年和少年时的欢乐、青年时与恋人的温暖骑行、中年时带着妻儿的其乐融融。它就像是我的老友,和我风雨兼程,一起度过了美好而又快乐的时光。
  照片注:照片拍摄于1986年,为结婚不久的妻子凭票购买了“飞鸽”牌自行车。当时,汽车也是“稀罕物”,高兴之余,自行车、汽车、人,留下珍贵的一瞬间。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