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我的师傅“老黑”

2016-08-29 作者: 来源:

  王立娟 文/图
  我曾经是顺兴粮油公司王各庄粮库的一名粮食质检员,我的师傅叫赵宝山,人称“老黑”。师傅是保管组的组长,主管储运、质检全面工作。因为入粮把关严格,扣重丝毫不含糊,所以粮食贩子给他起了“老黑”这么一个外号,其实师父长得并不黑,而且浓眉大眼,相当英俊。
  赵师傅有着30多年的粮食质检经验,粮食经他手里一攥就能说出容重,用牙一咬就知道水分,并且和专业仪器测量结果相差无几。他还有一样绝活,就是扦样时,光凭手感、听声音就能知道粮食的水分超不超,杂质多不多。他作为公司的业务精英还经常被抽调到公司参加全国、北京市的粮食大检查。给这么牛的人当徒弟,我自豪得不行,不但成了赵师傅的“跟屁虫”,而且成了他的“铁粉”。
  不过给他当徒弟可没什么便宜可占,反而因为他质检把关严格,不买人情账,遭了不少人的白眼。
  粮食贩子经常把好粮食放在表层,质量次的或不合格的放在中间,企图逃过质检关,能验个好等级,赵师傅早摸准了他们的心思,越是套近乎的、背后搞小动作的越是多扦几个点。赵师傅给我传授经验说:“做质检员可丝毫偷不了懒,你偷懒有人就要偷着乐了。必须要腿勤、手勤、眼勤,不但要不怕跑冤枉路,还要善于察言观色,你看那些和你套近乎的、给你送东西的,不是粮食质量有问题就是让你提高等级,这时候可就要格外注意了,千万不能上了人家的圈套。稍不留神,一车不合格的粮食就有可能导致整仓粮食出问题。”他经常扣重扣得粮食贩子心惊肉跳,大呼“肝儿疼”,而不再敢“以身试法”。
  在师傅的教导下,我也慢慢摸到了门道,在粮食入库现场巡查过程中利用感官检验的方法及时叫停了好几车粮食,受到了师傅的夸奖。在师傅的严格把关下,粮库的损耗率连创新低,均大大低于集团规定标准,为企业减少了不少损失。
  这就是我的师傅“老黑”,一个铁面无私,忠于职守,业务过硬的粮食人。都说民以食为天,无数个师傅一样的粮食人,用自己的心作为了检验百姓入口粮的那杆秤。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