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三人行
2016-08-29
作者:
来源:
张金刚 文/图
已记不清曾有多少老师教诲我成长,可每每忆起,三位“良师”便清晰地在脑际闪回,依然如昨。
小学时,年轻漂亮的小万老师,接替如期退休的“老夫子”,进驻那个破落的小山村。那间颓废的土坯教室,顿时被小万老师与孩子们相互应和的笑声、歌声、读声书,驱散了死气沉沉,焕发出勃勃生气。特别是她那口标准、清脆的普通话,令我们这些满口方言土语的孩子们着实着迷。耳濡目染,我也模仿着一点点从拗口到流畅,从害羞到放开,说得像模像样。正是受小万老师的影响,求学十二年,顺利通过师范普通话测试,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走上了讲台。
当时小万老师未结婚,却将三十几个学生视为己出:帮在校午饭的孩子馏馒头、烧开水;帮不讲卫生的孩子洗头发、剪指甲。最令我难堪与难忘的是,一次玩劈叉,裤子绷裆。在老师办公室,我背身脱下裤子,盖上被褥;看她扯出针线,细细缝好,低头咬断线头。那一刻好想哭,因为我知道裤裆处何其脏兮兮。以至于在课堂上曾脱口将“老师”喊成了“娘”,同学哄笑一团,我自尴尬万分,却铭记一生。
初三时,杜校长教我们数学、体育。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风火火、疾步如飞,脾气古怪、变化无常,让全校师生琢磨不透、敬而远之,搞得校园氛围紧张严肃、节奏加快。学生的不满与厌恶,终于在一次体育课上爆发:淘气的男生将仅有的几枚铅球藏了起来。杜校长大发雷霆,急躁之下竟然破口大骂、脏字乱蹦;挨个问话调查到半夜,无果而终。说句不敬的话:这校长,有点“二”! 但倒也率真。
可杜校长的数学课,我们很是喜欢。他总能将复杂如麻的难题,一丝丝理顺,化繁为简,将扣解开;且过程干净、利落,幽默、风趣。一堂课听下来,酣畅淋漓。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画圆技巧:不用圆规,扯一线绳,拴上粉笔;摁住一头作圆心,速划一周成正圆;还有“弹指神功”:中指拇指搭圈,不偏不移将粉笔头弹至调皮学生脑门;攥拳,然后食、中、无名、小,四指次弟、轮番弹击桌面。说句由衷的话:这校长,真有“才”!让我受益匪浅。
师范时,遭遇了颇具传奇色彩的“政教老太”李主任。说她传奇,不仅因为她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终生未嫁,更因为她雷厉风行、以严著称的管理方法,通过记花名册,几乎能见面直呼全校学生姓名的超强记忆力。令许多抽烟、打架、谈恋爱、翻墙头的乖张者不敢造次。
最令男生头疼的是,她随时可能出现在男生宿舍。为正校风,她曾在夏天晚熄灯前,公然厉喝那些盆泼冲凉、楼道乱蹿的“全裸哥”,惊讶、羞愧之后,此风竟也有所收敛。为查早操,她曾揭开被子,曝光那些蜷缩其中、佯装起床的“潜伏哥”,不得不乖乖穿衣蹬鞋逃出被窝。胆小的我,也因“怕”学会了自律。
如今,在我生命中印象深刻的三位老师,已不知身处何方,近况如何,心中唯有怀念。怀念小万老师的启蒙与慈爱,杜校长的火爆与魅力,李主任的强悍与可爱。三人行,皆为“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