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过年
2016-02-03
作者:
来源:
高伟 文/图
每到过年,我们家最忙的人应该算是父亲。父亲忙年主要是“心忙”,家里过年的大小事,无不在他的亲自“指挥”下。
多年的冠心病、矽肺病使他无法直接干家务。他力所能及的劳动是帮母亲烧火。母亲每年都要做一种叫“酥锅”的淄博菜,此菜程序复杂,做之前须先用一只大锅将鸡鱼肉、白菜、藕、豆腐、海带等一层层码放好,浇上用白酒、酱油等配制的佐料。烧火是最关键的工序,要先“大火”将锅催开,然后改小火慢慢地靠,靠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把锅里沸腾的汤汁用勺子撇出来,待汤汁凉了再一勺一勺地添回锅里,如此往复,很是麻烦。父亲坐在灶前,专注地注视着火苗,火光映照着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孔。
到了年三十儿,我们都陆续带着孩子赶回家。孙子孙女们涌上门来,家里便热闹得翻了天,父亲的任务便是哄孩子。父亲哄孩子的方法是组织他们“开会”。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爷爷有冠心病“怕生气”,在爷爷面前他们都很乖。此时他们会很自觉地从大到小,挨个儿向爷爷汇报期末考试情况。父亲戴上老花镜,打开笔记本认真地记着,像他当年听下属汇报工作一样。
父亲自从离休后,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天气预报、家庭琐事,在父亲的日记里均有详细的记载。孙辈们上学后的每次考试成绩也都有档可查。
听完孩子们的汇报,父亲还要总结一番。父亲的总结总是以表扬为主,即便孩子们有点“小缺点”,他也要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来,孩子们在爷爷这里总是充满着自信。然后,父亲又为孩子们布置了过年这几天的家务劳动,大孙女明明负责刷碗,小孙女欣欣负责抹桌子,琨琨是男孩子负责扫地倒垃圾……这些小活儿根本不用大人插手,孩子们在爷爷的不断表扬下积极性很高。我们都佩服父亲的“工作方法”独到有效。
初一早晨,孩子们穿上新衣早早起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父亲早就准备好了“红包”,但是“红包”不能白拿,父亲在这时还要组织一场“知识抢答赛”,赛题都来源于他平时的日记,每个孩子答对了还另有奖励,孩子们在欢乐中又受到了一次教育。
父亲在煤矿上当党委书记的时候,每到过年他比谁都忙。年三十儿下井,年初一又下井,上了井还要去慰问困难职工家庭,家里很难见到他的影子。父亲说那时候经常“抓保勤,创高产”,当领导就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群众同甘共苦,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父亲最后一次下井,是在井下晕倒被工人用担架抬上来的。父亲的肺叶上残留着网状分布的煤粉,是他一生献给国家能源事业的“纪念”。
2000年春节是父亲的最后一个春节。我清晰地记着他那个春节的所有生活细节。
如今又到春节,想起已故多年的父亲,就像他还一直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