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劳模的另外半边天
2015-12-29
作者:
来源:

图为笔者和谢亚平(右)
宋木仁 文/图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先后结识了三位女全国劳模,也多多少少了解了她们生活中的另外半边天。
唐克碧,全国劳模,曾任四川省委副书记,中央候补委员。还是身为普通石油工人的时候,她同董康祥结为伉俪。年轻时的董康祥对钻井设备很有研究,号称四川石油局的“钻井小专家”。唐克碧所在的中国第一支女子钻井队,操作着400米的大型钻机,可难为了那些巾帼英雄们。唐克碧遇到钻机有了怪声,就拐弯抹角地找董康祥出招、尾管倾斜了,董康祥是她的首席顾问;水泵有时“心率不齐”,董康祥火速赶到现场急救。这支女子钻井队,打出了20多口深井,也打破了世界纪录,唐克碧被评为全国劳模。在油田会战庆功文艺汇演中,以唐克碧、董康祥夫妻为原型的快板书《小两口争专利》荣获一等奖。
1992年,唐克碧、董康祥退休了,两人还穿上婚纱浪漫一回,补拍了一张结婚照。
荣先杰现任吉林市政协副主席,荣获全国劳模那年,李先念同志曾请她在家里吃晚饭。荣先杰在粮食供应站当营业员时,是以“一口清”的硬功夫出名的。说到“一口清”,这里可包含着爱人曲海楼的很多心思。曲海楼经常当陪练:“我是某某,家住哪里,几口人,供应粮食多少斤?”让荣先杰一口对答清楚。他还模拟买粮人要买多少斤大米、白面、豆油,一共需要多少钱,考核荣先杰的心算“一口清”。
有人说荣先杰对曲海楼做到了“职务升一级,爱情深一分”。荣先杰在吉林市经常“报纸有名、电视有像、广播有声”。虽然名望与日俱增,荣先杰在家里下厨房的时间可并不少,洗衣服的活儿不推,搞卫生的事儿不减,让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曲海楼保重身体,颐养晚年。
浙江上虞棉纺织厂挡车工、全国劳模谢亚平,现在上虞市发展和改革局任副局长。她和上虞棉纺织厂工人孙刚的婚姻,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片段。
1990年元旦后,谢亚平产假未满就提前上班了。她坚持上夜班,走巡回,查疵点。孙刚夜里在家哼唱《月儿谣》:风儿轻,云儿飘,月牙上了树梢。我的小宝宝就要睡着了……给孩子喂奶、喂水、洗澡、换尿布……1994年11月7日,29岁生日那天,谢亚平接到了浙江省人事厅选拔她就读杭州大学的通知。1996年6月25日,新华社播发了《谢亚平圆了大学梦》的通讯稿。谢亚平两年大学生活期间,孙刚在家“承包”了两年的“家庭总后”,辛辛苦苦地当爹又当娘。
“我欠孙刚的太多、太多,功勋章上有我的一小半,有他的一大半”。谢亚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