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姥姥家的取灯

2015-12-24 作者: 来源:

  刘海楼 文/图
  在北京逛前门大栅栏时,看到一个小胡同,名字是“取灯胡同”。这其中的“取灯”两个字让我感觉分外熟悉,思绪随之回到了童年,想起了姥姥经常操着一口辽宁口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这两个字。
  “取灯”是什么?在我还是小孩子时,是跟着姥姥生活的。那时谁家也都没有电灯,家家都点洋(煤)油灯。我的姥姥姥爷是辽宁海城人,他们管点灯用的洋火(火柴)叫“取灯”。在天黑了要点灯时,姥姥经常喊我说:“柱子(我小名),把‘取灯’给姥姥拿来。”于是,我就赶紧把火柴盒递给姥姥。可以说从孩提时我就对取灯有了深刻印象。
  现在我也变成老年人了,家里做饭用煤气用电,被姥姥叫做“取灯”的火柴早已经失去作用“退休”了。可在我家里仍保留着一些“取灯”,但也只剩万一停电时点个蜡烛,或在过年时点根烟放鞭炮这点儿作用了。姥姥说过的这样的“土话儿”还有许多,比如管煤油叫洋油,管搪瓷脸盆叫洋瓷盆子,管早年自家做的土肥皂叫猪胰子等等。这些就像我最近看到的“取灯”这两个字一样,勾起了许多童年美好的回忆和对姥姥的思念。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