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午报帮我“圆梦”

2014-12-19 作者:马仲清 来源:劳动午报

  我与《劳动午报》相识,已经有十几年了。
  在我家的书柜中,有十几本集报册,里面有《劳动午报》刊载的作品;翻看集报册,能勾起许多美好的记忆。
  2002年,我在朝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访咨询接待室工作时,午休时间我在传达室看到了《劳动午报》,我被午报的“民情、民意、民生”版、“文苑雅舍”等版面及《茶周刊》、《弈周刊》的内容所吸引。从此,我坚持每天都要看午报。看得多了,我也开始动起笔来。2002年4月17日,午报刊登了我写的《上路不能顾自己》短文,以后又陆续刊登了《南下坡的叫卖声》、《马泰墓前悠扬评剧声》等文章。
  2004年11月,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我印制了“资料汇编”一书,书中收录了121篇稿件,其中34篇是《劳动午报》刊登过的短文。这本书印了300本,分发给单位职工。
  今年9月3日,在朝阳区政协文史工作会上,北京晚报原副总编辑李凤祥老师跟我说:“我在午报上常看到你的大作。”李老的鼓励令我感动。在与午报的接触中,我知道了李更义、张展、乔健、卢继延等编辑,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来,午报刊发了我130余篇文章。
  2010年10月,我自费出版了《朝外南下坡》一书,午报刊载的文章占书中三分之一;2013年3月,我又出版了《朝外南下坡(二)》一书,午报的老编辑张展先生写的序言。昔日南下坡地区没有什么文字资料,如今有了文字资料。出书圆了南下坡人的梦,午报帮助我们圆了梦。
  我认为,一个人的一生,有幸结识一种带来快乐的良师益友的报纸,是很幸运的事;有幸结识几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编辑,更是幸福的事。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