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40多年后的相聚

2014-08-07 作者:李庭义 文/图 来源:劳动午报


今年的4月19日,又是我们老同学相聚的日子。

  记得,第一次同学聚会也是一个周六。当时,我们这些40多年都未曾谋面的中学同班同学们,聚在一家回民餐厅里。有趣的是,由于时间太久,有好些同学,特别是女同学,都认不出谁是谁了,只能靠他们的自我介绍,这真是有点儿“少小离家老大回”之感。在聚会中,女同学王晓红的事儿特别让大家感动。数月前的一天,她在一个公交车站等车时,被一辆开上便道的汽车撞倒,双腿被打上了钢板。当听说中学同学聚会的消息后,刚出医院不久的她,非让老公把自己从楼上背下来,然后又让老公开着车把她送到了聚会现场,使在场的大家感动不已。

  第二次聚会的时刻终于到了。除了时间、地点相同外,不一样的就是又多了几位上次没有来的老同学,这真要感谢同学们的热心和诚意。当得知同学晓红为了能和大家有机会“第二次握手”而推迟了去医院取出钢板的约定,特意赶来参加这次团聚时,在场的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为她鼓起掌来。

  看到这个动人的场面,我不由地想起当年经历的一件往事。那是1973年10月的一个周末,我们三位新团员和班里的老团员及入团积极分子一起,要去英雄纪念碑前举行一次入团宣誓及党史教育活动。当时,从丰台进城的公交车很少,所以多数同学都选择了骑车进城,只有班委李秀英同学一人选择了步行。因为不会骑车的她,打小儿就有晕车的毛病。知道她要步行去天安门,有好几位女生都放弃了乘车而主动陪她。等我们骑车到达天安门广场时,李秀英她们已在此等候了40多分钟了。原来,她们是在凌晨三点多就从丰台镇出发了。等团员活动结束后,又有好几位坐车的同学也主动加入了步行回家的队伍之中。等周一上学时,我看到她们都一瘸一拐地走进了教室。听一位知情的女同学说,那天步行回家的同学到家时天都黑了,而且每个人的脚板上都打了好几个血泡……这正如大家在聚会时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些上世纪50年代后出生的人,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不同寻常的经历,但守纪律、讲诚信、有爱心、重感情却是大家的共性。

  “同学一别四十年,相逢仍觉分外亲;保重身体常知足,自强努力更感人;祝愿大家康且乐,无灾无病到百旬。”同学张杰即兴为大家朗诵的一首小诗,为当天的聚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