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 因传承更有力量(下) 西城区总工会“光荣与梦想”劳模展侧记
2016-04-26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时代绽放】
深入改革的年代,大大拓宽了我们生活的道路,我们的劳动者,把握住了当年那份希望,共同面对了时代带来的挑战,把原有的劳模精神,在新时代里绽放得更加绚烂。
李金明:“顾客就是我的亲人。”
李金明是百年老店清华池的一名高级修脚技师,曾于199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在一线服务岗位上,李金明工作了33年。当年清华池响应全市“学雷锋送温暖贴心人服务队”的号召,购置了四辆三轮车,接送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来浴池洗澡。李金明这一蹬就是20多年。
曾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浴池洗澡不慎拉了一裤子大便。李金明赶紧帮老人冲澡,然后将裤子清洗干净并烘烤。还有一次,一位大姐推着80岁的老母亲找他修脚,由于老人行动不便,脚放不到工作台上,他就半跪在地上为她修。老人举着双手向李金明致谢。
甄珍:逐梦路要坚守传承
甄珍是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教师,曾于2007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有一年,甄珍接了一个六年级新班。开学不久,一个孩子就被诊断患了癌症。住院以后,孩子情绪极其低落。过节了,甄珍来到医院,把《荆棘鸟》这本书作为特殊的节日礼物送给他。告诉他,生命的长短不可驾驭,但我们可以把握每一天的生命质量。接下来,一个春意盎然的下午,特殊的生日party在他久别的家中举行。在《荆棘鸟》的音乐声里,孩子迎来了他的第一个本命年。送别他的时候,大家把装有六年级课本和《荆棘鸟》这本书的书包永远留在了他的身旁,以圆他重返校园读书的梦想。
周建:做老百姓家门口的守护者
周建,在保洁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6年。2010年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1988年,周建从家乡河南光山来到北京,当上了一名保洁工。工作中,他清理了数不尽的卫生死角,清运垃圾近百万吨,并得到了百姓给的“德外红坎肩”美誉。大家的信任,让周建走上了团队领导岗位。当年保洁队硬件较差,保洁员自行负责吃住,加强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上任后周建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并下决心要让京城的“红坎肩”遍布地区各个角落。多年来,周建所在的保洁队总是敢于面对困难,参与了多项环境整治,率先实现垃圾封闭式管理、进行垃圾分类。
聂娅:做患者可信的把关人
聂娅是广外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曾于2010年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聂娅长年工作在医疗一线,有着30年超声专业经历。曾经有一位病人,在北京多家医院就诊,均未查出病因,来到广外医院,经过聂娅的全面仔细检查,确诊为“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及时进行了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激动地说:我去了其他医院都没弄明白,到你们医院给定诊了,真是了不起啊!
聂娅的梦想和追求其实很普通:立足岗位兢兢业业,看好每一位病人,用精湛的医术和真切的爱解除患者的病痛,换来他们健康和幸福的微笑!
【新西城】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总是寓伟大于平凡中的。劳动模范,只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多体现了这些精神而已。我们汇集了一些他们的语录和事迹片段,看看我们这些身边的人,是怎么说的,又是如何做的。
徐翠莲:扎根社区的“北漂”书记
徐翠莲来自呼和浩特,却把西城区湾子街社区视为自己最珍爱的家园;她把社区范围内各种复杂的邻里关系处理得让大家都满意!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徐翠莲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三抓一严”抓班子带队伍,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社工队伍。多年来,徐翠莲积极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找乐事。协调地区单位开展资源共享,大力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
2010年至2012年经多方奔走,争取到200多万的资金,对社区内道路进行维修绿化,整治小区环境。
徐翠莲创新工作方法,她发明的“微型党课”,写进了权威党建资料。
赵海:巡遍西城 清官也断家务事
赵海,西城法院巡回法官,2013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2008年,赵海在月坛街道司法所碰到了李姐,当时李姐情绪激动。原来,李姐和邻居赵老太多年前因为琐事产生了矛盾。赵老太每天经过李姐家,就会在窗户外破口大骂,严重影响了李姐一家人的生活。了解情况后,赵海找来赵老太的儿子了解情况。赵先生说老太太患老年痴呆,就喜欢从前那种点心匣子。赵海叫李姐买了个点心匣子,让赵先生给老太太送去,并告诉老太太这个点心盒是李姐为了向她赔礼道歉特意买的。老人看到点心盒,高兴得像个孩子。从此,老太太见了李姐不仅不再谩骂,反倒笑脸相迎。
杜雪平:我不是名医,只是“民医”
杜雪平,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6年,杜雪平创建了北京市第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在全国多个地方推广的全科医生5年规范化培养模式、并积极探索“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即病防残”三级预防。2002年起,她逐步建立了社区常见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指南和双向转诊标准。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服务圈。杜雪平关心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已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基地13个,并用笹川卫生奖颁发的3万美元奖金购置电脑等设备支持其发展。
徐韬:让工会成为中外员工的凝聚器
徐韬,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201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徐韬一直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他利用工会会费为员工设立了“特困家庭补助”、“患病补助”、“生育补助”、“教育资金补助”等各项补助,使工会对员工的关爱形成制度。同时建立中外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推动酒店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了融合中外员工,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徐韬带领工会围绕“爱国精神”这一中外职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将中外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获得了外籍管理者的一直认可与支持,也让中国工会在外籍员工中树起了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