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区县 > 正文

夯实工作基础 看东城工会新气象

2016-03-08 作者: 来源:

 
  一直以来,在东城区委的领导下,在北京市总工会的正确指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东城区总工会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央、市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以落实“1+15”文件要求为抓手,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本报将用四组镜头展示2015年东城区总工会工作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
  服务基层
  不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稳步推进建会建家工作。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大背景下,各级工会的组织建设与经费增长任务圆满完成。目前,全区工会组织2185个,覆盖单位13350家,会员211419人。会员信息实现动态管理,会员信息精准采集率达99.7%;京卡持卡率达85.8%。
  深化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区总直属基层工会依法依规完成换届。将更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赋予基层工会,全年为基层拨付活动经费和支持资金共计1800余万元;在壮大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基础上抓好业务培训。为街道配备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为社区工会招聘由退休、内退人员构成的工会协理员,建立起覆盖区、街、社区的专兼职法律工作者队伍。
  有效促进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高质量落实一岗双责,有效发挥制度建设在顶层设计和单位正常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修订完善了涉及会议、人事等10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健全规范财务预算管理、经费支出核准,确保将勤俭办会、廉洁办会落到实处。加大经审工作力度,引入第三方审计,实现下审一级全覆盖,创新开展了对“职工读书活动”项目的绩效审计。
  镜头二:
  服务发展
  引领职工为经济发展建功
  劳模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圆满完成了劳模选树和表彰工作,评选紧密结合东城文化保护特色,重视推荐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参评,评选出全国劳模4名,市级劳模56名,市模范集体10个。
       同时,充分发挥劳模队伍作用,通过劳模宣讲团、媒体宣传、劳模大讲堂等形式宣传劳模事迹,依托时传祥、张秉贵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共接待参观25万人次;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劳模创新;关心关爱劳模,积极争取区财政从今年起增加了100万元劳模专项经费,落实劳模帮扶四项规定,组织劳模慰问、体检、休疗养、义诊、讲堂等服务。
  职工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为成才助力,为梦想启航”的职工技能提升行动,推进“十百千万”技能人才队伍培养选树工作,在全区范围推荐评选出行业领军人物10名和技术带头人100名,组织了9个工种的市、区级职工技能大赛和电工、中式烹饪等13个工种的免费培训,使上千名职工取得职业资格等级,完成职工通识课程培训万余人次。
      此外,该区总工会推出“在职职工学历技能双助推计划”,全额资助500名在职职工免费读大学;实施在职职工职业发展高级工助推计划,对45名职工给予奖励。分别评选出10个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优秀创新成果。
  职工宣教工作成效明显。深入推进系列品牌教育文化活动, “读一本好书 做一个好人”、“小行动 大文明”等四德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五月的鲜花”歌咏大赛和“挥笔聚焦新东城”书画摄影等活动吸引20余万职工参与,打造了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建成了区职工体质测试中心和心理体验中心,组织700名职工参加体质测试,为百名工会干部提供心理帮扶能力培训。
      与此同时,该区总工会广泛开展职工健步走活动,121APP会员数位居全市前列。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技术交流站的教育培训基地优势,开展常态化知识技能和兴趣爱好培训班,组织不同层次的书画、摄影、舞蹈等培训班近1000场。一年来,区总工会职工宣教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北京市第十二届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职工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首都职工国家体育锻炼达标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镜头三:
  服务稳定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深入开展平等协商民主管理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协商机制,出台了《东城区总工会关于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增强集体合同实效的意见》,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突出抓好规范建制工作,制定了区集体协商规范指引17条标准;规范集体协商程序,培育典型示范企业,推选61家百人以上集体协商典型示范企业;推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建立并深化区级商业零售行业、东花市与龙潭地区美容美发业集体协商机制。
      此外,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职代会备案制度,建立实名制信息库;推动85家企业建立了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目前,全区已建会企业集体合同、工资专项合同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分别达99.85%、99.82%和100%,厂务公开建制率达到99.92%。
  主动参与维权引导职工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深化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428件,调解成功962件,涉及职工1048人,金额1128.51万,街道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实现新突破,受理案件占全区20.1%。组建职工法律服务中心,完成法律援助案件42件。
      与此同时,工会普法工作取得全新进展,全面落实市总“一站一家一律师”工作部署,投入40余万元支持社区职工法律服务工作室开展工作;深化公益律师法律志愿服务活动,开通志愿律师法律服务微信群,提供法律服务1506次;定期更新“菜单式”服务内容,开展案例大讲堂,培训基层工会主席和人力资源主管2480人,覆盖用工单位1158家;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本级工会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夯实依法治会基础。
  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职责保护职工安全健康。联合安监、消防等部门深入餐饮企业、建筑工地检查安全生产,提出整改建议,督促落实,减少安全隐患。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为契机举办安全生产大讲堂,组织职工参加公共安全健康知识答卷活动,发放读本等资料;组织消防安全运动会、主题征文、摄影大赛等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镜头四:
  服务职工
  切实贴近职工群众需求
  项目制帮扶为职工排忧解难。物质救助贯穿全年,在“春节”、“十一”等八大节日期间对在档困难职工、困难职工边缘户开展了系列针对性的帮扶。金秋助学覆盖全程,为83名受助学生根据从幼儿园至大学不同就学阶段,分别给予300元至7000元不等的助学金。
      医疗救助减轻就医负担,组织困难职工和边缘户健康体检,并为其投保职工互助保险;为5名重病职工家庭提供应急救助金8万余元;全区职工互助保障投保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二次报销”及保险赔付职工6.6万余人次,870万元。
      此外,该区总工会造血帮扶工作扎实推进,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组织困难职工读书、受助大学生暑期教育活动,开展就业援助,推荐岗位近400个,引导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活状况。全年投入帮扶资金共777.5万元,参加走访慰问活动工会干部238人次,看望职工172户。
  “普惠制”服务让职工广泛受益。该区总工会大力开展“京卡”专享活动,“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向全区职工发放五元电影票、游乐园门票、戏剧票等11万余张;各级工会组织推出京卡会员专享活动261个,惠及职工15.5万人次,服务项目参与率达81%。婚姻家庭服务拓宽交友平台,吸引800余名单身职工参加,活动后续牵线570人次,组织118个职工家庭参加“幸福之家”评选,35户获奖。
      就业服务畅通职工求职渠道,举办各类招聘会17场,1045人达成就业意向。女职工活动丰富多彩,组队参加市总女职工服装时尚风采展示活动,开展了外来女职工茶文化培训;举办女职工干部运动会;新建母婴关爱室32家。
  2015是精彩的一年,更是东城区总工会夯实各项工作展露新气象的一年。这一年中,区总工会落实区委和上级工会要求,维护好、服务好、发展好职工各项权益,实现工会既定的工作目标。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