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导向探索服务职工新渠道——2015年大兴区总工会工作纪实
2016-01-18
作者:金海鸥整理
来源:
推选劳模和模范集体35个、新增职工会员4052人、全区21个工会服务站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58件、为职工挽回损失6319.72万元……2015年,大兴区总工会以“服务新区发展,服务基层企业,服务职工群众”为核心,根据职工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实效,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职工希望在家门口参加活动,我们就试点在镇(街道)建设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职工希望提升专业技能,我们就联系人保局和相关培训单位探索定制式服务;职工希望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在镇(街道)成立劳动监察分队;职工因病、因灾等突发事件损失大,我们就研究出台应急救助办法,提高对特困群体的救助标准。我们希望通过零距离服务,让职工真正感受家的温暖。”大兴区总工会主席郑怀志说。
主题活动深入人心
2015年,区总工会着力开展“中国梦·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全区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电视台、报纸等合作,多渠道宣传社会正能量,提升工会形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察基层工会、工会服务站,让社会了解工会工作;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聚焦主题,凸现特色,通过工会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随时发布工会工作动态、京卡服务项目,扩大工会知名度。
推选劳模和模范集体35个
坚持评选重心向基层下移,共推选2015年度全国劳模2名,北京市劳模15名,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4名,北京市模范集体4个;召开庆“五一”劳模表彰大会,制作发放劳模风采邮册,在微信平台开辟劳模专栏,举办“劳模在我身边”事迹巡展等活动;支持引导劳模宋薛宣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为职工群众提供常态化、专业化服务;发挥劳模建言献策作用,开展劳模慰问、劳模专项休养等活动,做到“重视劳模、关爱劳模、支持劳模”。
千余名职工
参与岗位大练兵
2015年,区总工会组织动员1000余名职工参加钢筋安装、抹灰、卫生计生监督等岗位练兵与技能竞赛;搭建多平台、多方式的职工技能提升助推体系,联合区人保局召开职工职业培训需求见面会,为企业和职工提供订单式、职业化的技能培训服务;面向基层工会和企事业单位开放首都素质工程服务项目,赠送电子图书卡近千张,开展职工公益大讲堂、心理咨询培训、拓展训练等活动12场;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作用,推出“父母大讲堂”、“故事妈妈亲子故事会”、“ 流动书架进企业”、“ 工会在身边共读好家庭”等系列读书活动。
新增职工会员4052人
按照“源头入会、委托管理、双向维护”的原则,积极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建会集中行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把信息采集工作作为工会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抓手,提出了“准确务实、整合资源、实现共享、确保安全”的工作要求,提高信息采集率、准确率。截至2015年底,区总工会拥有建会单位数2105家,实名制采集会员98593人,办理京卡会员数85743人;2015年新增独立建会70家,新增职工4361人,新增会员4052人。
21个工会服务站
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
加大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力度。区职工服务中心临街独立设置,设有京卡服务、职介婚介、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窗口;全区21个工会服务站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加强职工之家建设,推选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家,市模范职工之家2家。全区工会服务体系以职工服务中心为依托、基层工会服务站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组织网络,形成区、镇(街道)、企事业单位三级工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全力打造4支队伍
2015年,区总工会高度重视工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律师队伍、劳动监察队伍”4支队伍,初步形成了“招得进人、用得好人、留得住人”的良好局面。成立工作者队伍的党工团组织,定期开展知识技能培训,组织交流轮岗,提高各方面待遇,促进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
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
1299家
进一步加强与区人保局、区工商联合作,在坚持“稳中有进、提质扩面”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服务、法制”的工作方针;继续完善“五项机制”、“五项制度”和“五步约谈法”,编印《大兴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手册》、《大兴区工资集体协商规范标准》,分发给二级工会和重点企业。目前,符合协商条件的建会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1299家,全区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覆盖率、百人以上企业独立协商率达到90%以上,女职工专项合同签订率100%;百人以上典型示范企业53家,全区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续签率、职代会建制率均达到90%以上。
非公有制企业
建制率达94%以上
坚持日常公开与职代会公开相结合,以常态化和规范化建制为重点,实行职代会报告制和督导制,以“职工建言献策”活动为平台,调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树立典型,国企事业抓规范、非公企业抓建制、区域行业抓覆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全区国有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建制率达到100%,正常生产经营的非公有制企业建制率达94%以上。
为职工挽回损失
6319.72万元
注重发挥六方联动作用,以“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将矛盾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与区法院开展联合调解,与人保局开展转案工作,提高劳动争议调解率;总结推广西红门镇、青云店镇成功试点经验,全区已有13个镇(街道)成立劳动监察分队;充分发挥社会律师的作用,为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服务。2015年,区各级工会调解组织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58件,调解成功414件,涉及职工2176人,受理法律援助485件,涉及职工485人,为职工挽回损失6319.72万元。
2万余人次参与京卡活动
新开发大兴区医院体检中心、义利食品公司、桃花园农业科技园、玫瑰汽车影院等一批京卡活动加盟商;开展免费或优惠看电影、理发、购书、领取大兴西瓜节旅游券、孝心馒头等京卡·互助服务卡活动,共2万余人次参加;与区文委、体育局等单位合作,先后开办太极拳、职工摄影、书画、棋类等培训班;突出关爱女职工,面向全区工会女会员免费发放面值50元购书卡2000张,组织两场免费儿童亲子剧,共有520余名职工、子女观看演出。
建立职工困难帮扶
“六项机制”
进一步开展两节“送温暖”、“三八”节慰问、“金秋助学”等帮扶救助活动。建立职工困难帮扶“六项机制”,一是“生活救助”,解决困难职工生活难问题;二是“就业救助”,解决困难职工就业难问题;三是“医疗救助”,解决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四是“助学救助”,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五是“法律援助”,解决困难职工维权难问题;六是“应急救助”,解决职工因突发事件致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