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聊吧 > 正文

青年教师都有什么样的梦想?

2015-08-11 作者:□本报记者 任洁 来源:劳动午报

  青年教师都有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在工作中向着梦想努力、不断成长?丰台第三幼儿园的青年教师近日围绕这一话题打开心扉,畅聊她们的“光荣与梦想”。
  化蛹成蝶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杨晓月:我是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孩子们问我,“老师的梦想是什么?”回想刚入职时,我的梦想是那么简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可是过程没我想的那么容易:孩子的淘气、不听话,家长的不理解,工作的琐碎,让我精疲力尽。枯燥和无言的泪水,让我曾经动摇过。
  但是,再大的痛苦也不能摧毁我坚强的意志,精彩的生活离不开我们每一天的坚持。领导、同事的微笑与鼓励拂走了我的寂寞与无助,一句“你最棒”让我自信成长。
  当幼儿淘气的时候,我会微笑着说:“努力些,你真棒!”当幼儿害羞怯懦的时候,我会微笑着说:“勇敢些,你真棒!”当幼儿取得进步的时候,我还会微笑着说:“做得好,你真棒!”我的梦想就是希望孩子们像太阳花一样,在阳光下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守护孩子成长同时
  实现自身价值
  李娜:我的梦想就是快乐孩子,充实自己,尽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幼儿园是一个舞台,我在这里经历着种种考验。
  曦曦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子,灰头土脸、不太讲卫生。我家访时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很不好,刚出世的弟弟得了川崎病,家里经济负担很大,爸爸妈妈无暇顾及她。我顿时对她有了很多歉疚,觉得平时没有更多关注她。曦曦爱美,我们三个老师就变着花样帮她梳漂亮的小辫子,梳完后她会在镜子前照照,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感恩节那天,曦曦画了一颗感恩的心,说:“感谢爸爸妈妈的陪伴,感谢老师的关心,还为我梳漂亮的辫子。”看,孩子对美的需求其实很简单,点点滴滴就能温暖孩子的心,让她变得自信、阳光。
  曦曦的事让我对学前教育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我对职业的守望,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美丽,去守护孩子的美丽童年。
  看着幼儿园那么温馨,墙上的每一个扣子、每一块布都记录了教师们的努力和背后的智慧,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因为我的价值慢慢实现。我知道,要想实现梦想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需要严谨的态度,对工作的坚持不懈,面对困难乐观的精神,以及精神价值的建设。梦想,让我有了方向,指引我今后的道路。
  环境影响人
  我们都是“女汉子”
  田小红:工作第一年,我就赶上了三幼20岁生日,了解到建园第一年,全园只有7个孩子,操场上的杂草有半人高。那时的梁园长和闫老师只有18岁,她们搬土块、搬石头、清除杂草,在炎热的中午从未休息,真是“女汉子”!幼儿园逐渐发展,到今天有了500余名幼儿。
  俗话说环境影响人,我做起事情也有了“女汉子”精神。这次园所装修搬家,我们青年教师干起活,一点不比搬运工人逊色:柜子、桌椅搬起来从不犹豫,工人几趟我们就几趟,一人就把床从三层抬到一层。工人都对我们竖大拇指:小老师,挺有力气啊!虽然搬运辛苦,但我体会到的是欣喜,为自己不怕苦不怕累而荣幸,自己不再是一个长不大的90后女孩。
  在一次次困难面前,领导与我们齐心协力应对,一起动手加班,勇往直前。一次大井园迎六一办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园所领导带我们一起去采购创设环境材料。那天下着雨,却没有一个人放弃任务,每个教师心中都以园所的发展为重。
  从误解到信任
  家长向我道歉了
  于洁昕:我在幼儿园工作4年。记得第一次踏进三幼大门,我满脑子想的都是理想,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我充满信心。但是工作后我发现,光有知识远远不够,许多东西需要时间洗礼以及历练才能掌握。
  一个炎热的夏日,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准备回家,突然听见园外有家长的喧闹声,是班里言言的爷爷在和门卫说着什么。我过去耐心地询问,可是言言爷爷越说越生气,用手指着我,说出一些过激的言语,惹来路人异样的目光。
  生气不能解决问题,我先平复了他激动的情绪,再询问发生什么事。原来只是一场误会,孩子没有表达清楚导致家长误解。我表达了对没有主动与家长沟通而抱歉后,言言的爷爷态度缓和,也表示了歉意,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哭了,第一次因为工作掉眼泪。作为一个新入职教师,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和责任心积极解决问题,是最大的成长和收获。
  到家后,我依然在想这件事的处理需要在哪些地方改进。言言是一个胆小、寡言的孩子,我们对爱闹的孩子关注更多,忽视了听话的孩子。我决定今后多关注言言,并多和他的家长沟通。此后,我在班里经常鼓励言言做一些事情,帮助他建立自信,多了解他的想法,及时与家长反馈。言言的家长重新接受了我,在一次家访中,他爷爷主动道歉,说自己当时太冲动,没有了解事情的经过,让我受委屈了,但因此更加了解我,信任我。离开他家后,我又哭了,这是幸福的泪水。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