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聊吧 > 正文

创新工作室如何助力职工技能提升?

2015-02-16 作者:金海鸥 来源:劳动午报

  被访者:董平 
  市总工会“1+15”文件指出,将在未来5年内,发展500家市级创新工作室,完善职工自主创新助推平台,激发技能人才创造活力。那么,职工创新工作室是如何助力职工技能提升的?易智瑞esri(中国)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董平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创新经。
  记者:请谈谈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新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董平:Esri(中国)创新工作室主要致力于推广国外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理念、技术和应用,推动中国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多年来,GIS一直是面向政府、企业进行推广,普通大众接触较少。但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些用户个人也有地图绘制的需求。如爱旅游的人,他们希望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发生的故事用地图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们的美国老板杰克在开会时也常说,希望GIS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而是能像iPhone一样,让每个人都能进行简单操作,绘制属于自己的专属地图。这是Esri(中国)研发“地图故事”在线制图平台的主要原因。
  点评:职工的技术创新往往来源于实际工作。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相关产品研发,将专业技术简单化,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大大提升了创新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
  记者: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如何帮助职工克服困难,提升技能水平?
  董平:我们创新工作室共有8人,分别负责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和策划推广。因为专业性较强,所以公司和工会十分重视职工的技能培养。为了调动大家积极性,工作室还开展了“一帮一”创新小组计划,每两个人可以成立攻关小组,申报创新课题,工作室为小组创新提供条件。另外,我们还开展职工外部培训,对表现优秀的职工进行创新奖励,由公司直接划拨奖金。
  在创新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一起去解决。以“地图故事”的研发为例,我们在进行产品设计时,经过了很多轮修改和调整,还邀请用户体验,提出改进意见。虽然困难很多,但大家一直在努力,从来没有放弃过。“地图故事”自2013年5月份上线后,已经发展了几千名会员,分享的作品也达到几千张。
  点评:通过“一帮一”创新小组、职工培训、创新奖励等多项措施,大大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积极性。成员们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也让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氛围更浓。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