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创新时代首都工会工作新局面 ——北京市总工会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工作报告摘登
2017年主要工作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市各级工会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2.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工会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
市总工会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精简机关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设置,市总工会机关职能部门由17个减为16个,事业单位积极调整职能,突出服务职工的公益属性。
统筹推进工会系统改革。制定《北京市总工会改革任务分解方案》,推动工会改革向基层延伸。
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建成供热、教育、医疗、互联网、快递、演艺等17个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扩大对小微企业和零散就业人员的覆盖。目前,全市已建工会组织5.4万个,涵盖单位33.7万家,会员总数717.5万人。扎实开展“两模一优”评选工作,全年评选市模范职工之家90个,模范职工小家89个,优秀工会工作者268名。
3.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教育活动。建设首都第二座劳模墙,整理完成北京市全国劳模名录,编辑《北京市全国劳模大辞典》,摄制完成100余个劳模微视频。举办“把微笑带回家”大型公益活动。举办北京大工匠挑战赛,面向社会征集大工匠挑战者,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
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在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副中心”主题劳动竞赛。开展第二届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中德职工焊接数控对抗赛,开展京台职工厨艺比赛。
积极助力职工成长成才。“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为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的5129名职工发放助推金582万元。“在职职工创新发展助推计划”评选出60项优秀成果,新评选出30家市级创新工作室及100对“名师带徒”。
4.切实加强工会维权服务工作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动建立市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将现有三方机制由议事平台转变为决策机构。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市区两级厂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召开北京市劳动争议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进一步促进劳动争议调解六方联动机制长效运转。
贯彻落实集体协商四年行动计划。出台《关于加强职工福利费及教育经费使用、劳动保护标准、高技能人才待遇、带薪休假等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截至2017年底,全市签订集体合同1.3万份,覆盖企业6.3万家。集体合同建制率达88%,百人以上已建工会组织企业建制率达98%。
依法保障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截至去年底,共有8.74万家单位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建制率93.5%,69家集团型企业建立了集团型职代会制度;8.75万家单位建立了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93.6%。
围绕需求推动职工服务工作。采集会员信息586万条,办理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483.5万张。做强做实工会“十大品牌”。
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取得新进展。“金秋助学”活动筹集助学款960.6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2368名。市温暖基金会全年帮扶救助职工8863人,使用资金2432万元。“两节”期间全市工会系统筹集送温暖款物1.26亿元,慰问困难企业4822家、困难职工家庭13617户。
5.不断推进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
从严从实抓好巡视整改。针对市委巡视组反馈的巡视意见,市总党组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巡视整改工作方案。目前巡视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同时,将立行立改与长效机制建设有机结合,深入查找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和优化升级。
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市总党组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召开全市工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和市总机关系统党建工作会。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健全经费和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经费和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的督查考核。深化完善巡察监事制度,对被巡察监事单位进行回访,推动党委建制的事业单位建立巡察制度。成立市总工会财务核算中心和审计中心。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首都工会落实中央、市委要求,全力推进工会改革,努力实现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还将召开中国工会十七大,会议将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对今后五年和更长一个时期工会工作进行总体设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三件大事”,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以党的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着力推进职工之家建设,着力打造职工发展平台,着力提升维权服务实效,切实承担起引领首都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1.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团结带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全市各级工会都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工运思想的学习。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有关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联系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未来——劳动光荣”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职工需求调查。举办首届城市副中心职工艺术节,大力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劳模“迎五一”主题植树活动。各级工会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媒体的宣传格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整合宣传资源、打造宣传亮点,大力宣传服务职工的项目,树立工会品牌,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把党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新要求落实到工会改革全过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特别是对工会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增强“三性”、去除“四化”,年底前完成市委部署的各项工会改革任务。工会事业单位要围绕中心工作,建设职工综合服务保障平台、职工职业健康服务平台等。
2.创新职工之家建设形式,让首都职工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以加强职工之家建设为切入点增强基层活力。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中较有影响的企业单位建立示范职工之家,在商务区、科技园区等场所建立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在社区、商业网点等建立职工暖心驿站。在农民工聚集地区加强职工之家建设。
以非公企业建会为重点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加大职工聚集区域建会力度,推进“职工沟通会”向社区、楼宇延伸。建立非公企业职工之家示范点。
以提高服务精准性为目标提升职工获得感。服务职工工作要往细处做、往实处抓。深入推进“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加大对重组改制、调整疏解企业的困难帮扶、应急救助和转岗就业服务力度。做好城市副中心、新机场、雄安新区、冬奥会场馆等重大工程建设中一线职工的送温暖送祝福工作。拓展“职工心灵驿站”建设。常态化开展帮扶工作。建立服务项目评估体系。
3.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升
立足于职工发展平台建设促进职工素质提升。牵头制定《北京市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责任分工方案》,推进职工发展委员会建设。各级工会要加大投入,运用现有工会阵地,积极为职工发展搭建技能培训、创新展示、文化传承引领的平台。
着眼于北京大工匠品牌建设引领职工素质提升。将北京大工匠打造成北京品牌。建设一批“工匠创新工作室”,引领带动更多高技能人才为首都建设贡献智慧;提升一批“职工创新工作室”。
着力于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聚焦城市副中心建设、奥运场馆建设等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广泛开展劳动竞赛。继续开展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增加竞赛职业和工种。
4.提高工会维权实效,促进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以“四必谈”为抓手推动集体协商提质增效。推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建设向区级延伸。对集体协商行动计划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在“四必谈”集体协商基础上开展“4+N”协商。
以职代会建设为基础保障职工民主权利。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出台保障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实现的指导意见。扩大集团型职代会制度覆盖面,推动中小微企业建立区域、行业职代会,提高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建制率。
以法律服务普法宣传为载体引导职工依法理性维权。以“知法、懂法、守法,共谱和谐劳动乐章”为主题,开展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宣传。继续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六方联动机制建设。简化工会法律援助受理流程,放宽援助标准,扩大援助覆盖面。打造“职工身边的私人律师”维权品牌。健全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制度。
5.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
各级工会组织必须深入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为首都工会改革创新提供坚强保障。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层层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抓住主体责任这个关键,坚持“一岗双责”,拧紧管党治党的螺丝,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抓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行“一规一表一册一网”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持之以恒推进工会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北京市贯彻落实办法,认真查找“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开展“讲信仰、学理论、比业务、见实效”专项活动,在工会干部中倡导学习的风气、研究的风气、创新的风气,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加强工会干部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
全力以赴抓好工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北京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搭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开展“安康杯”竞赛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建立安全隐患防范机制,努力实现全系统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