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关注 > 正文

二胎时代职场女性照顾家庭还是打拼事业?

2016-10-24 作者:盛丽 闵丹 王路曼 来源:劳动午报

 
  “你打算要二胎不?”“谁给你照顾小孩啊?”很多企业招聘女性求职者时,大多会问到这样的问题,以此判断她们是否有后顾之忧。自从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照顾家庭还是打拼事业,已经成为职场女性两难的选择。对此,也有不少人呼吁保护职场女性的生育权。
  【困难】
  培养压力大 生或不生难抉择
  “想生,却不敢生。”今年30岁的刘娜是一个4岁男孩的母亲,平时工作压力并不是很大。“儿子上幼儿园了,我现在特别想给他添个小弟弟或小妹妹,让他能有个伴儿。”刘娜介绍,因为自己和爱人都是独生子女,童年时缺少玩伴,心里一直觉得是个缺憾。
  虽然刘娜生二胎的想法酝酿许久,但仍有不少因素让她在生或不生之间徘徊。比如,第二个孩子出生了,在上幼儿园前谁来带?“我和爱人都要上班,儿子上幼儿园前,多数是由家中的老人照顾的。但这两年,老人们身体也不是特别好,再带新生儿的话,肯定力不从心。”
  刘娜也考虑过生完老二后,雇一个保姆。“可是好一点的保姆太贵了,我们现在的工资水平还负担不起。稍便宜一点的保姆,又信不过。”
  除了二孩的带养问题,小孩的消费开支也让刘娜对生二胎有些顾虑。“养两个孩子的话,经济压力一定会比现在大很多。”刘娜坦言,他们夫妻每月的收入不算低,但生完第一个孩子后,他们给孩子吃的、用的,几乎都是最好的,孩子的幼儿园也是辖区出名的双语幼儿园。
  “一个孩子的降临,让我们每月的家庭开支几乎翻了一倍还要多。”刘娜说,如果再生一胎的话,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考虑职业发展 放弃二胎计划
  和那些担心没人照顾孩子、消费开支较大的妈妈们不同,还有些人是担心自己的职业发展受阻。今年32岁的李颖在一家单位任人事部的副主任,儿子已经3岁,工作也很稳定的她在半年前开始琢磨起生二胎的事情。
  “我现在的岁数也不小啦,同学、朋友中不少人都生完二胎,再过几年我就是高龄产妇,还是要尽早要老二。”原本笃定在今年计划要二胎的她,却在听说同学的一次经历后,重新规划了生孩子的时间表。
  “我生第一胎的时候是剖腹产,理论上不能马上再要第二胎。那时候,我还是个普通职员,只需要干好自己岗位上的事就算OK。”李颖介绍,休完产假不久,她便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虽然照顾孩子要克服不少困难,但是李颖还是咬牙坚持。因为工作出色,她也在去年被提拔为部门副主任。
  “对于我们这些孩子还小的妈妈们,要想工作和生活都过得很如意,实在是不容易。”李颖说,“不少才生完小孩的职场女性,很难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带小孩特别分神。所以有的人工作岗位也不断被换,有的甚至被边缘化。”
  李颖介绍,她的一位同学在生第一胎的时候,因为孕期反应比较大,所以时常请假。“她的领导借机给她换岗,生完后也没有回到原来的岗位。之后两年,她又怀二胎,这次领导彻底将她边缘化。”
  虽然在事业上并没有太多的远大志向,但是李颖还是不想因在自己刚升职不久就要二胎,而耽误自己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少女性的悲哀,在生与不生中很纠结。”
  【应对】
  自己放松心态 期待更多专业服务
  尽管有些来自带娃累、教育跟不上、事业上升期等不同角度的压力,但是还是有不少人选择生育二胎。采访中,对于刘娜的种种顾虑,身为过来人的张小青就潇洒得多。“生二孩肯定会给生活带来更多变化和压力,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张小青毫不掩饰自己成为两个孩子妈妈的幸福感。
  张小青今年31岁,正处于二孩哺乳期。“我家大宝5岁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小宝刚6个月。”说起经济压力,张小青坦言自己也担心过,但随着两个孩子的成长,她也总结出了很多省钱小妙招。“比如,老大穿小了的衣服,老二还可以接着穿,两个孩子的玩具可以共享等等。开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反而两个孩子一起相处很快乐,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对于孩子的带养问题,张小青认为,未来,雇保姆来照顾孩子会成为一种趋势。“让老人带孩子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过分溺爱、不科学的喂养观念等等。请专业的保姆来照顾孩子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面对保姆市场管理混乱的现象,张小青也建议,应该进一步规范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让宝爸宝妈们可以放心把孩子留给保姆照看。”张小青也希望提醒即将成为第二个孩子的宝爸宝妈,“一定要放松心态,不要事事苛求,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勇敢地迎接二胎。”
  企业再有难处 也要提供相应保障
  关于职场女性生育二胎的事情,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还包括女职工所在的单位。据了解,在女性就业的时候,不少用人单位也带着有色眼镜。婚姻状况、生育状态似乎成为女性进入职场的无形标杆。“我们也很无奈啊。”周慧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提到职场女性生育二胎的话题,她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其实,女性生育二胎是在增加企业的成本。”周慧介绍,如果一位女员工生育二胎的休假时间并不算短。“这么解释吧,休二胎产假的时候,这个假期一般会包括国家法定产假,还有企业年假。加在一起这位女职工不工作的时间大概会有4个月,有的甚至能达到7个月这么长。”
  周慧表示,休产假的时候,企业势必要请人带劳这位女职工的工作。“换句话说,代替的人就要额外给劳务费。如果请不到代替的人,就要通过招聘新员工来解决。这样又会产生一系列的成本。比如,招聘费用、培训费用。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女职工前,肯定会多考虑考虑女职工的婚姻和生育状况。”
  此外,有些企业按照福利制度,还会给生二胎的女职工预先支付包括生育津贴、医院报销等费用,这些都会增加企业支出。
  虽然不少企业对于职场女性生育二胎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情愿。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对于职工生育有着不少的贴心照顾,对于这些职工王鑫很有体会。
      “我任职的一家事业单位,对于怀孕或者处在哺乳期的女性很比较重视。比如,会严格遵守女性关于哺乳期的规定,可以晚来早走。此外,还设置‘母婴关爱室’。工会也会及时关注这些特殊的女性。”
      此外,对于二胎的照顾问题,王鑫也提出建议,“我觉着对于生产后的女性,在重返职场的时候,用人单位需要建立规章,以防止单位任意对女性换岗或者是降薪。”
  【链接】
  职场女性生育权应保护
  面对不少人提到的担心生二孩会遭遇职场“不公”,增加就业难度的问题,这时有必要重新提到职场女性怎样保护生育权的话题,职场女性还需要掌握些相关的法规来保护自己。
  我国《女职工权益保护法》第4条明确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7条也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也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