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关注 > 正文

妈咪屋建设迈出一小步 人性关爱迈出一大步 工会:将为“背奶妈妈”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2015-12-28 作者:盛丽 孙艳 文/摄 来源:劳动午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选择母乳喂养,因此不少人成为“背奶妈妈”。然而,这个群体中不少人却为找不到较为私密、干净的环境场所取奶,或挤出的奶无法妥善保管,而感到头疼。2014年,本市启动首批200间“妈咪屋”建设。一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单位相继建起“妈咪屋”,解决了“背奶妈妈”的苦恼。
  探访:设备齐全 环境温馨
  走进宜家西红门商场,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卫生间的标志旁边,还多了一个妈妈为小宝宝换尿布的标志。没错,这表明商场内有母婴室设施。
  在宜家餐厅的旁边,母婴室、残疾人卫生间、男女卫生间依次排列。拐进过道,第一间就是母婴室。“哇,好漂亮啊!”记者带着女儿一同去探访这间母婴室,5岁的小女儿走进去一下子被这间“经过精心打扮”的母婴室吸引住了。
  粉色的墙面、白色的摆设显得格外温馨、甜美,照片墙上不但有小宝宝的照片,还有一家三口的幸福合影以及小孩子的绘画。一旁的粉白格子布艺沙发不仅好看,坐上去还很舒适。整个房间面积虽不大,但设施全面。必备的专用婴儿换尿片台,整洁卫生,没见到一点儿尿渍,旁边还备有一次性隔尿垫,随手就可以拿到,垃圾桶也就在脚下。洗手池流出来的是温水,还装有自动感应的泡沫洗手液……
  记者在探访过程中,正好遇到一位妈妈来给小宝宝换尿布。“带宝宝来逛宜家觉得特别踏实,母婴室非常人性化,让购物变得更加轻松和简单。”这位妈妈说,如果没有母婴室,她就只能找个长椅给宝宝换尿布,大人手忙脚乱,宝宝也不舒服。“想得更周到的是,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向商场员工免费领取尿不湿,要知道妈妈们很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
  这位妈妈还说,换尿布其实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需要哺乳的时候,如果没有母婴室,真是尴尬了,现在的年轻妈妈都爱面子,如果有母婴室那绝对是哺乳最安全的地方。记者注意到,哺乳沙发的对面,一抬眼就能看到一个挂钟,轻松让妈妈记住哺乳时间。
  梳理:全面调查 普遍启动
  2014年初,“妈咪屋”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北京市总工会为方便女职工哺乳发起的。据了解,项目启动后,各级工会所在企业、集团登记申请十分踊跃。初步统计,项目启动仅一个月,申请企业就已超过100家。去年首批建设的“妈咪屋”共有200间,而3年内,这个数字将会增加到1000间。
  2013年夏天“妈咪屋”项目的需求调研开始,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发现,母乳喂养的观念在妈妈中明显提高,成为首选。但是因为工作原因,上班后怎样让宝宝也能吃上母乳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女职工。不少人只能带着奶瓶、吸奶器这些设备上班,然后在卫生间操作,下班后再带回家。因为没有私密、干净的空间,背奶妈妈常遭遇尴尬。
  在这些登记申请“妈咪屋”的单位中,一些已经因地制宜建设了女职工哺乳室,条件也各不相同,条件好的不仅有独立的房间,还有洗手池、微波炉、电视等,条件一般的也基本具备“妈咪屋”的设施要求。还有一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建设,他们也希望能够积极投入到“妈咪屋”的建设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一个个“妈咪屋”相继挂牌,为“背奶妈妈”解决了难题。据了解,2014年5月,丰台区总工会首家“妈咪屋”落户丰台区妇幼保健院。2014年起,在海淀园工会工委的指导下,38家基层工会的43个“妈咪屋”通过了市总女职工委员会的审批,挂起了“妈咪屋”铭牌和“母婴关爱室”标志。
  保障:配套设施有硬指标
  在“妈咪屋”的建设上,《关于启动首批“妈咪屋”建设的通知》中在场所、设施配置、配套措施等方面都提出了基本要求。场所上,要求各级工会应按照资源节约、方便职工、一室多用的原则,将“妈咪屋”建设纳入职工之家和工会服务站建设中,在工会服务站、职工之家内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为女职工提供一个较为私密、干净的环境。
  在设施配置基本要求中包括:应有市总工会统一制作的标识铭牌,桌子、椅子,放置母乳喂养、育儿等杂志的资料架、墙面布置宣传海报,还有妈妈们必需的冰箱和电源插座。
  为帮助各单位更好地建立和使用“妈咪屋”,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各单位免费统一提供带有全市统一标识的“妈咪屋”铭牌;带有全市统一标识的“妈咪屋”遮挡帘;介绍图解母乳喂养和储存有关知识的宣传海报;放置有关母婴杂志的展架;母婴书籍和杂志;背奶妈妈指导手册;日常用品:乳垫、奶袋、奶具清洗剂、纸巾、湿纸巾、免扰挂牌、提示桌牌、母乳记录卡、母乳标识贴等。
  而在实际操作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单位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硬件和软件上保障“妈咪屋”的建设和使用。宜家工会主席张英向记者介绍,宜家的母婴室一共有三个,两个是供顾客用的,设置在餐厅、一楼入口,顾客比较集中的地方,自己员工的设在更衣室。“目前来看,使用率挺高的,顾客用的几乎每天都有人用,员工的更是使用率高,背奶妈妈挤奶,或者离家近的家人把孩子送过来哺乳。”
  张英表示,使用率高证明有人确实需要,所以更要保持住它的使用效果,每天保洁部门都会定时对其进行清扫、消毒,设施有损坏或需要补给,负责人都会及时填充到位。
  声音:“让就诊人员也感受到人文关怀”
  据有关部门统计,本市仅户籍育龄女性就有325.5万人,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背景下,本市可能迎来新一轮生育小高峰,“背奶族”会更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提到,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虽然这个规定对于处在哺乳期的女职工,起到保障作用。然而在调查中,有不少女职工提到,一个小时看似充裕,但是实现单位到家的往返显然不够,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成为“背奶妈妈”。而这时,设置在单位中的“妈咪屋”无疑解决“背奶妈妈”的顾虑。
  在医院上班的小董,产假结束后刚刚恢复上班,成了“背奶妈妈”。“以前老有带宝宝看病的妈妈咨询有没有母婴室,当时还觉得妈妈给宝宝喂奶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现在当了妈妈才体会到,公共场合喂奶太尴尬了。”小董说,“如果没有‘妈咪屋’,一想到每天在班上都是偷偷摸摸躲到厕所挤奶,真是既尴尬又不卫生。”小董说,有了“妈咪屋”,不但方便了医护职工,还让更多的就诊人员感受到人文关怀。
  动态:贴心服务将再升级
  据大兴区总工会摸排,目前,建会企业中,宜家西红门商场的母婴室使用的效果非常好。去年,大兴区总工会共帮助9家单位创建了妈咪屋,旅游委和博洛尼家居店使用的也不错,相比宜家,这两家都是不开放的妈咪屋,供内部员工使用的。启用以来,职工反响非常好。
  “妈咪屋”创建单位富泰中医院的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初得知工会要帮企业创建“妈咪屋”,第一时间就提交申请了。“医院确实需要创建个‘妈咪屋’,不但方便自己的职工,也更好地方便公众,特别是在婴幼儿医疗、保健及疫苗接种的主要阵地——社区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更应因地制宜设置这样的母婴室。”
  大兴区总工会组宣部部长张侠表示,医院、妇幼部门确实更需要“妈咪屋”,去年申请创建“妈咪屋”的时候,统计上来一共有九家单位,其中医院占了一大半。今年,咱工会创建的“妈咪屋”,还被区里的妇幼保健部门相中了,把爱婴社区哺乳室建设与区总工会“妈咪屋”有机结合,推广母婴知识公益讲座和亲子活动,来推进妇幼卫生重点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新的一年,妈咪屋的创建工作还将继续推广,我们也在考虑进一步拓展社会资源,开发服务内容,为背奶妈妈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张侠表示。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