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紧 压力重 职场求学囧事多 职工力求一纸证书为哪般?
2015-12-14
作者:王路曼 盛丽
来源:劳动午报
怕自己的技能跟不上时代;总觉得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学东西之前总想着要有什么用……职工热衷的考试类型既包括行业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也包括职称晋升的证书考试。据了解,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就有超过48万人报考,而各类职称考试更有“万人争过独木”的趋势。
原因:
作为升职加薪的筹码
这几天,职工王婷婷正在为职称考试做计划。工作已经4年多的她,一直没有注意过职称考试,直到不久前填写单位人事部门发的一张员工登记表时,王婷婷才意识到自己又多么不注重职业规划。
“平时都忙工作啦,总觉着多劳多得,哪会想到职称对于工资也有影响。”王婷婷介绍,她所在的单位除去根据学历、工作年限来确定工资级别,职称等级也是其中重要一项。“和我一批进入单位的同事,却每个月比我多拿一百多元的工资,本来我还找不到原因,这次重新填写员工登记表才了解,人家已经是中级职称,我却初级都没考。”因此,王婷婷决定再忙也要挤出时间考证。
调查中记者发现,对于职称考试,不少年轻人不仅不重视,而且也不太了解。据了解,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1990年全国职称考试就已经开始,考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类,其中公共科目包括外语与计算机,外语考试成绩与计算机考试成绩将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之一。
除去职称考试,调查中,很多被访者提到在工作中考证是不能轻视的,不少人给出的忙于考取各种资格证的一个原因是为升职加薪。造价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查阅有关考证的信息,各类考试铺天盖地,也让不少本已忙碌的职场人,不得不挤时间奔波在各种各样的考证间。
“其实大家都不想忙着参加各种考试,但有个证,职场上就能硬气一点,想升职加薪也有个凭证。”上周五,职工赵婧坐到工位上,一打开电脑,人力资源部发来的一个群文件,又差点将她带到考证的节奏中。
“又是一个考证的信息。”在阅读完报名条件后,赵婧叹了一口气,“这次的考试和我的岗位没有什么关系,这次躲过一劫。”
怕技能跟不上时代
周闹闹是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巴威公司)的一名焊工,但在同事眼中,年轻的周闹闹简直就是一名“职场学霸”。
“一有空,我就看书学习,我总怕自己的技能跟不上时代。”周闹闹进入北京巴威公司已经快10年时间了,他告诉记者,在企业里学习和成长就是他的整个青春岁月。周闹闹喜欢参加技能比赛,在比赛和培训中提高技能,“我相信,学无止境,而且每一次培训学习和比赛后,我都有新的收获。”周闹闹喜欢这种成长的感觉,每一点进步都能让他欣喜若狂。
今年,在中德北京·埃尔福特职工焊接对抗赛中,周闹闹又取得了焊条电弧焊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事实上,在2010年参加北京市职工技能大赛过程中,周闹闹凭借第八名的好成绩,获得了焊工技师证书。按理说,有了这个证书,在企业里已经足够了。但好学的周闹闹还是希望自己能进一步提升自己。
今年,虚心好学的周闹闹又报名参加了高级技师的考核。报名那天,他又抱回来一摞厚厚的复习资料和参考书,“高级技工并不容易拿下,需要理论和实操考试,还要写论文,进行论文答辩。”周闹闹笑着说,但没关系,工作之余,他还是会坚持看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跟周闹闹一样,身处汽车维修行业的刘洋也是个好学的人,“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考证是为了升职加薪,可对于我来说,这些证书证明了我的实力。”刘洋告诉记者,他特别喜欢汽车,更是热衷于解决汽车里的任何问题,“每次,排除汽车安全隐患,解决车辆问题,我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看起来有些骄傲的刘洋,眼神中对汽车的痴迷非比寻常,他说,“也就是因为这份热爱,才让我对于汽修知识充满渴望,考证和学习,都是为了满足我的求知。”
调查中记者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在考证这条路上,总有数不尽的人,相互追赶着前进。
现象:
考证不易 乱象难除
说起考证,很多职工都面露难色。学习成本高,学会难度大,企业不认可等问题,让职工们困扰不已。
据了解,1994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写入《劳动法》。打开电脑,输入“考证培训”,会出现各种培训班、考试网的咨询。可以说,考证热催生着各种培训班、辅导班的产生,而且课程的费用也颇高。
职工张先生,几年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第一次考试,他并没有报名任何培训班,但是最终他没有通过考试。“说实话,我的英语没有什么基础,上学时没怎么上过外语课,工作上也没用上外语,会的这点早就忘记。”
遭遇第一次考试的失败,张先生听同事的建议,报名一个外语职称考试班。“这个班是双休日上课,费用几千元。没办法,为能通过考试,还是报名。”张先生说。
但即便花着高额的学费,也有很多人,还是希望再走捷径。“跟我一起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同学很多,但常常有人旷课。”走出培训班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人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考证的,所以学习时间很难完全保证。“常常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见到人影。”
采访中,有人向记者反映,有些高额的培训班还向考生兜售作弊用的小抄或“枪手”。而前来学习的考生们,也有人仅仅是为了拿证书,而并非为了“长本事”。职工李荷感慨道,“在新闻上看到,有些人为能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书,甚至花钱买证,还有一些考生考取资格证书后将其出租,以此谋利。”
当然,也有人提到,用人单位一味看重职工的各项证书,仅凭取得证书来确定职工的职位和工资级别有些单一。而且会导致职工盲目考证,让考证市场更加混乱。李荷建议,“企业在考量职工能力的过程中,不妨更务实一点,重点看中职工的实际能力,而不要被一纸证书迷惑了眼睛。”
此外,采访中也有很多职工抱怨,自己好不容易学习考取的证书,有时却得不到企业或单位的认可。因为岗位所限,即便有了更高的证书,职工也无法实现升值加薪。证书认可度也成为让职工头疼不已的难事。
破解:
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
怎么让职场考试不再盲目,让考证热降温?不少人也提出自己的建议。职工李荷表示,职业资格认定需要考试这种方式的支撑,但是如果仅靠资格证来衡量人才,却不可取。“有关部门需要在调查后,根据实际情况取消不必要的职业资格考试,此外还要对有必要存在的职业资格考试进行规范和完善。”
据了解,2014年8月,国务院决定取消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国际商务专业人员等11项职业资格的许可和认定。今年7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以改革释放创业创新活力。
会议决定,在去年以来已取消149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再取消网络广告经纪人、注册电子贸易师、全国外贸业务员等62项职业资格。
会议要求,对国务院部门设置实施的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以及国务院行业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规依据,但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关系不密切或不宜采取职业资格方式管理的,按程序提请修订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要向社会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目录之外不得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有效促进全市广大职工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鼓励职工提高职业技能,从2013年10月开始,北京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启动“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凡符合助推条件的持有京卡·互助服务卡的工会会员在取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证书后,将可获得工会给予的千元资助。截止到目前已有数千名职工通过“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