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超
■基层工会运行情况实现信息化
■职工可通过劳动竞赛成才
■京卡使用实现常态化
■职工之家标识实现统一
“我只是公司的一名厨师,没想到能通过集团的技能大赛获得大家的认可。我为自己是京能的职工而骄傲。”这是京能集团职工技能大赛厨艺比赛热菜组前三名获得者何永东的获奖感言。
“职工可以通过技能大赛来实现个人理想,这是京能集团工会工作转型的一个缩影。”京能集团工会主席李迅说,自2012年以来,京能集团工会工作实现了从组织活动型到组织管理型的转变,工会服务职工从量变到质变实现了升级。
目前,京能集团已有全资、控股企业126家,现有职工2万人,基层工会组织76个,职工入会率100%。
理论引导工会工作
整体思路之变
工会工作如何从组织活动型到组织管理型转变?
为此,李迅回答说,京能集团工会首先进行了理念创新,把工会工作放在企业整体发展中找准定位,把工会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把工会民主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才能得到落实。
经过近年的发展,京能集团工会已经形成五大平台建设,推进五个着力,健全三大体系,实现一个转变,构建一个亲情的职工之家。
五大平台,即开展京能杯竞赛活动,搭建职工成长平台;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搭建沟通平台;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落实普惠制搭建服务平台;培育京能职工特色文化搭建快乐平台;强化自身建设,搭建管理平台,办会做事依法依规。
五个着力,即着力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提高职工之家建设水平,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提高干部队伍水平,提高信息化水平。
三大体系,即职工荣誉体系,安全与健康体系,困难帮扶体系。
在五大平台、五个着力和三大体系建成后,工会即实现由组织活动型到组织管理型转变。
“这些转变,最终体现在我们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中。”李迅说。
集团随时可以
看基层工会运转情况
“职工患肝硬化多年,办理病退后收入低,孩子正上高中,爱人工作收入低,常年自费药费用高。”点开困难职工档案,困难职工的详细情况和工会帮扶的情况就会展现在表格上。这是京能集团工会依托集团平台开发的工会工作系统,系统可以详细记录困难职工的动态情况。
“项目牵头人,李先,团队人数,6,项目投入,15万元,项目成果转化,30万元……”这是信息平台中的职工创新工作室统计,详细记录了全集团各个创新工作室情况。
“京桥热电,比赛集控运行,时间为2014年2月15日,参加人次30人,表彰4人,奖励方式为发放现金……”这是技术比武的平面,上面详细记录了各个企业技术比武的情况。
目前,京能集团工会工作困难职工、创新工作室、技术比武、文体活动等各个方面工作,均已经实现信息化,全部可以上平台查看。
“系统上线后,工会工作走向日志化。表格是动态的,基层工会可以随时往上填写更新。集团工会平时也可以随时查看基层工会运行情况。年底时,各项工会工作即可自动生成表格。”李迅说。
记者看到,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困难帮扶、经济技术创新、技术比武、文体活动等日常工会工作,不仅仅限于活动,而是实现了管理的升级,基层工会工作在集团能够随时调阅。
每名职工均可
通过劳动竞赛成才
“我的点子能够获得全国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并因此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得感谢工会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京隆发电公司范晓英在公司的成就感很强。
像范晓英这样通过竞赛平台展现才华的职工还有很多。
这些和京能集团工会工作转型后有关,技能大赛等工作不再简单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彰上,而是进一步升华,职工可以通过劳动竞赛成才。
目前,京能集团工会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职工技能大赛,组织了燃煤采制化、计算机、焊工、厨艺、仿真机、风机检修等17大类19项大赛。总共产生基层各单位技术能手1148人,产生集团级技术能手62人。和以往的技能大赛不同,近几年,京能集团将获得集团级“技术能手”称号的职工晋升一级工资,并重奖1万元。
目前,全系统各企业每年坚持开展职工技术比武活动,参加人数占全系统职工总数的60%以上,每年技术比武项目近40项。
“张国明,京能置业天创世缘工程部经理,针对国家关于保温材料的新规定,致使原设计方案会导致工程建筑面积减少,减少收入1200万左右,他提出改变地上部分墙体定位的建议,既保证了规划验收的顺利进行,也为公司挽回了约1600多万元的损失。”今年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上,京能集团对2013年度京能集团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员工进行了表彰,并现场宣读员工的事迹。
自2010年开始至今,全系统共提合理化建议8100条,涉及安全管理、节能降耗、技术创新、经营管理、设备检修、物资管理等20多个方面,其中近2000条被采纳,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近8000万元,每年兑现奖励50余万元。
在全总开展的“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中,京能集团有5名职工提的合理化建议被市总工会作为优秀合理化建议上报至全国总工会参加评比。
各发电企业工会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目前全系统电力企业共有创新工作室30个,其中京阳热电王旭创新工作室和京能石热王斌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市级创新工作室。
京卡使用由活动
走向常态化
“职工书屋是我的最爱,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去看书。另外,我还喜欢打羽毛球、做瑜伽。参加这些活动只要用京卡一刷就行了。”京阳热电职工小闫说。小闫是2008年来公司的,在平时业余生活中,偏爱使用京卡。
小闫告诉记者,进入职工书屋,只要刷京卡就行,不收费,只计次数。目前职工书屋共有藏书4000册,包含旅游地理、时尚杂志等各种读物。“每年职工书屋进新图书时,都会调查职工想看什么,然后再买,这样买书就有了针对性。”小闫说。
京阳热电工会主席吕卫红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是京卡使用示范单位,职工使用京卡或者看书、或者打球或者做瑜伽等都有详细统计。“工会工作由组织活动型向组织管理型转变,京卡也由仅在活动时可以刷变为常态化可用。”吕卫红说。
截至目前,京能集团所属京内26家企业工会共为10146人办理了京卡·互助服务卡,做到办卡率100%,发卡率100%,知晓率100%。目前,京能集团共有5814人次享受到京卡提供的在职职工医疗互助金及非工伤意外和家财火灾保险理赔金共计98.2万元。
此外,京能集团工会还将京卡的管理和使用纳入员工满意度调查表,需要来自一线、班组长、工会等不同比例代表的职工打分,得分将计入工会年终考核。
服务职工打造
亲情职工之家
冰糖葫芦、套圈、踢球、投篮、猜灯谜……今年春节,一场充满趣味的新春游园会在京能家园的职工之家活动中心举行,来自清洁能源、太阳宫燃气、新能源、京能后勤、京丰项目部等5家单位的数百名员工一起快乐地过节。
今年,京能集团工会在实现工会工作转型后,职工之家的使用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并将职工之家统一了标识。
截至目前,京能集团共建设体育、文化、服务设施共计546个,面积15万多平方米,职工小家52个。据统计,2013年职工文化体育设施参与率达到90.3%,服务设施的受益人次达到1.5万人次。
此外,针对京外职工的生活难题,比如山东京能生物质电厂和深圳钰湖电厂一线职工洗衣服有困难,工会各送去了两台大型洗衣机;内蒙古乌兰伊力更风电场户外工作的职工面临安全健康问题,工会赠送每位职工一个急救包和药品箱……
“职工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集团工会倡导普惠制服务,以期让每一名员工都有尊严地生活。”李迅告诉记者,从2011年初开始,集团工会针对基层企业职工的实际需求,将“两节送温暖”活动延伸拓展为开展“八送”工程,即“送温暖、送凉爽、送方便、送培训、送安全、送法律、送健康、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受到了基层企业和职工的欢迎。同样,八送工程如今也在京能集团工会工作的平台上体现,平时基层工会去哪里,送了什么都一目了然。
京能集团工会还从职工健康饮食入手,抓职工食堂建设,开展“员工满意食堂”评比活动。去年,京能集团工会在系统内分四个批次对24家企业的53个职工食堂,从饭菜质量、设施设备、食品营养和卫生、食堂管理、服务质量5个方面组织开展了评审工作,涉及职工近万人,共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1021条。在员工中开展食堂满意度调查,对食堂管理人员进行饮食健康知识的培训等,让职工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科学,实打实为职工创造舒心工作、快乐生活的环境。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