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维权 > 说法 > 正文

因被降职赌气辞职 有无经济补偿?

2019-01-06 作者:颜东岳 来源:劳动午报


  读者贺琴珠近日向本报咨询这样一件事:她与一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任命其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职务,月工资8000元,合同期限为5年。合同履行2年后,即2018年12月初,公司突然无端决定将她降职,且月工资降为4000元。
  贺琴珠说,由于公司拒绝说明原因,她对公司相应的工作安排也非常不满,在双方互不妥协的情况下,她一气之下向公司提交了辞职要求。
  贺琴珠说,在辞职信中,她明确要求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同时公司应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但这些要求遭到拒绝,公司的理由是:她不服从工作安排并主动离职,无权索要任何补偿。
  “现在,我想知道公司的说法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贺琴珠说,她也想知道下一步该怎么维权?
  法律分析
  就贺琴珠反映的问题,接受采访的李法官认为:公司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应当向贺琴珠支付离职经济补偿。如果公司坚持错误不改正,贺琴珠可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讨回补偿。这样做的原因是:
  一方面,公司无权单方变更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本案中,公司既没有与贺琴珠协商,更没有达成一致,即对其工作岗位和薪酬作出重大变动,并不管其是否同意都要求接受,明显与该法律强制性规定相违背。
  另一方面,贺琴珠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上述规定中的劳动条件,是指员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的总和。而贺琴珠的岗位调整因属于“工作环境”的变化,构成劳动条件被改变。因此,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当。
  再者,公司必须对贺琴珠给予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由于贺琴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是基于该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所以,公司不能因为其不服从安排,且系主动离职甚至是赌气离职,而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
  颜东岳 法官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