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午报头条 > 正文

北京粮食供给充足 市民不必囤积粮食 预计后期不会出现粮价大幅度上涨情况

2020-04-07 作者: 来源:


 

 
  本报讯(记者 李婧)“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北京市粮食供给充足、储备到位,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市民不必集中采购和在家中囤积粮食。”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德奇昨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粮价目前基本平稳,我们预计后期不会出现粮价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王德奇表示,近年来,北京市与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山东等7个主产区,建立了良好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政府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不断巩固和拓展粮源供给渠道。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在外埠建立了多处粮源基地,“一手粮源”的掌控能力接近全市消费量的70%。同时,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内骨干加工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增加产量和市场投放量,50%的米面可以在市内加工企业生产。北京周边地区加工企业较多,能够实现从原粮到成品粮的快速转化。除正常贸易渠道外,政府通过定向销售和公开竞价交易等方式投放储备原粮,保障加工企业原料供应。另外,北京是“北粮南运”的重要物流枢纽。粮食总供给大于粮食总消费,在北京落地的粮食中,除满足本市需求外,还有20%的粮食在京中转流入外省市。小麦主要来自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稻谷主要来自东北三省。粮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粮食物流体系健全,粮食流通效率更高。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加上首都的特殊地位,对全国各地的名特优产品吸收力较强,粮食品种更加丰富。
  王德奇介绍,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北京市地方粮食储备相当于6个月市场供应量,若加上其他性质的粮食,北京辖区内粮食库存相当于10个月的市场供应量。疫情期间,成品粮储备量由15天增加到36天的市场供应量。再加上企业的商品库存,全市成品粮库存相当于48天的市场供应量。市、区两级政府都有粮食应急供给预案,全市共有800多个应急供应网点,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运输、配送能力,能够确保应急状态下的粮食有效供给。
  针对近期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蔓延,部分国家禁止粮食出口的情况,王德奇表示,近三年来,北京市粮食进口数量不大,主要用于品种调剂。2019年实际进口粮食只有12万吨,国际市场粮食形势变化对北京粮食市场影响有限。
  “从北京的情况看,2019年全市粮食价格指数低于全国平均值,连续多年粮食价格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王德奇说,“从整体看,价格基本平稳,同时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保供稳价工作,我们预计后期不会出现粮价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