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市属医院推出帮老助残挂号六项举措 老年、残疾患者可到综合服务窗口挂号
2016-07-14
作者:黄葵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黄葵)昨天,记者从市医管局获悉,市属医院探索多渠道方便挂号,世纪坛医院、天坛医院、友谊医院、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佑安医院、积水潭医院、妇产医院(东、西院区)、口腔医院、首儿所、中医医院、宣武医院、朝阳医院(东、西院区)等12家市属医院的14个院区率先试点增加了“京医通”手机微信、现场自助机具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年底前,市属22家医院将全部推出该项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尤其是老年、残疾患者做好预约挂号服务,市医院管理局将在市属医院陆续推行“帮老助残六项举措”。
措施一:增设老年、残疾患者综合服务窗口。
统一标识为“老年、残疾患者综合服务窗口”,提供建卡、关联医保卡、预存金储值、业务咨询、挂号缴费等综合服务,并安排专人引导他们进行自助机挂当日号、预约挂号等。
措施二:设置适合老年、残疾患者使用的自助机具,配置扶助服务人员。
医院将设置专为老年患者、残疾患者提供现场挂号和预约挂号的自助机,明确标识,自助机具旁将配有服务人员,主动帮助老人进行操作。原来窗口服务的工作人员走出窗口、靠前服务、贴近服务、直接服务,为老年、残疾患者提供更直接、更方便的帮助。
措施三:设置手机预约服务站,手把手教会手机挂号。
医院设立专门岗位,设置醒目标识,派出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帮助愿意使用手机但不熟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老年或残疾患者,手把手帮助他们进行微信建卡、绑定、预约挂号等操作。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措施四:疏解窗口人流,为老年、残疾患者腾出服务资源。
医院将引导中青年、有条件的患者使用手机微信和自助机具进行预约挂号,要将有限的窗口服务资源留给老年、残疾患者。
措施五:鼓励家人为老年、残疾患者绑定微信,减少往返、方便院外挂号。
可通过子女、亲属的手机绑定老年、残疾患者的实名身份信息,帮助患者完成预约挂号。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子女、亲属的宣传引导,尝试在手机微信替老年、残疾患者挂号。
措施六:开通社区预约转诊功能,方便老年、残疾患者就近预约挂号。
各医联体核心医院将协同合作的社区卫生机构,积极推进社区预约转诊,方便老年、残疾患者就近预约挂号。下一步,将组织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天坛医院、同仁医院南区、世纪坛医院等5家市属医院试点开展医联体社区全科医生实名制预约转诊挂号,以“社区优先”为原则,扩大号源给到社区医生,让老年、残疾患者能在家门口就近实现大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
在试点期间,市医院管理局和各市属医院将广泛收集并吸纳患者使用的感受与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持续改善患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