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需求抓工作 盯着目标抓落实 开发区总工会做实服务做出特色
2015-02-10
作者:彭波 博雅 周兴旺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彭波 博雅)“满足职工精神需求,在已建和未建工会企业新建42家职工书屋,建立职工艺术团;解决职工节日返乡难题,与西客站建立合作关系开通返乡专列;北京公交涨价,工会给困难职工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积极探索维权之道,开设转岗职工就业服务中心;关怀职工身心发展,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坚持“职工的需求就是工会工作的追求,把职工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第一标准”,以“维权要到位,服务要做实,发展要全面”为工作要求,立足新起点,谋划新思路,体现新作风,展示新形象,工会工作做出了服务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
维权到位。摸索“三三三工作法”,即三个提早(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三个公心(公心对企业、公心对员工、公心对自己),三个依靠(依靠法律法规、依靠企业工会、依靠党政力量),针对开发区内劳动维权中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文明维权之道,“三三三工作法”收到明显成效。成功处置和化解了以某知名企业裁员6000余人为代表的职工维权事件,一年来,没有出现一起建立工会企业由于劳动维权问题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事件,实现了“小矛盾不出厂,突出问题不出区”的目标,为区域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做实服务。每年春节火车一票难求,带给职工返乡的难题,让工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4月,开发区职工服务(帮扶)中心迁址后,特别开辟了一个票务服务中心,就是为了解决职工的春节返乡难题。今年春节,这个服务计划就要落实了,如今开发区很多职工都已经拿到了车票,坐着专列回家过年2月中旬就将梦想成真 。“能坐着专列回家真是太幸福了,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这项服务真是太贴心太实在了。”很多职工表示,“如今顺利拿到了返乡的火车票,悬在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干活也踏实了”。
全面发展。“回顾2014年,我们还是‘蛮拼’的。”采访中,开发区总工会副主席李怀亭感慨地说,特别是针对开发区23万职工群众的期待,我们扎实开展了工会工作,得到了职工们的认可。“开发区工会还是能干成事情的,确实是贴近职工需求在办事,对我们工作很有促进。提起一年来开发区工会开展的贴心工作,很多职工都能心有感触地说上几个:像“为劳动者点赞”活动,职工“快快通”短信平台, 建设的“亦仁乐活艺苑”服务站,为企业转岗人员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爱心妈咪小屋,大龄青年联谊会等等,开发区总工会围绕职工需求全面发展的服务,让职工受益,让企业受益,让社会受益。
从常规服务向精细服务升级
□周兴旺
“公司下班后,也能到工会服务中心办事儿!”这件新鲜事很快在亦庄地区的职工中传开了。
原来,从去年7月起,位于亦庄的开发区总工会服务中心开始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在正常工作时间外,每天安排2名工会工作者实行轮流坐班制。错时上班的具体时间为,工作日从9点到19点,午休时间轮流休息。
这还只是开发区总工会开展精细服务的新举措之一。其他的诸如解决职工节日返乡难题,与西客站建立合作关系开通返乡专列;工会给困难职工每人每月补助公交费100元;开设转岗职工就业服务中心;开通职工心理服务热线等等,都受到了职工的欢迎。
为建设首善之区的服务型工会,全市工会大力建设三级服务体系,各级工会分层级普遍建立了完整的工会服务中心(站)和职工之家体系。工会服务中心(站)是工会直接面向职工和企业服务的窗口,除了开展常规化的服务项目外,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成为了各级工会关注的热点课题。
精细化服务,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服务方式的升级,其背后则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理念。精细化服务的核心,就是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为服务对象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这种新的服务理念与工会要当职工“娘家人”的角色理念是完全相通的。
开发区工会重视服务细节的深度开发,以创造职工的忠诚度为目标,不断推出更加生动、灵活的服务方式,对全市全面提升工会窗口的服务水平具有先导性的意义。开发区工会对工会服务中心(站)尝试从常规服务向精细服务转型升级,其深耕服务项目的手法具有创新意义,体现了工会干部锐意求新求变的精神。
精细化服务就是无微不至,不以小事而不为,精细化服务更加关注细枝末节的“小事”。无微不至的服务就是真诚的关心,唯有如此才能打动客户,创造客户的忠诚。因此服务人员平时就要把客户的爱和关怀做到细微之处,在细微之处见真诚;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智慧思考新奇的服务,使用更加生动、灵活的方法向客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