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钢渣铺路 变废为宝

2018-12-06 22:32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 来源:

 
  钢铁之城武安,每年生成约300万吨钢渣,利用率不足40%。这些无处利用的钢渣,或就地掩埋,或堆积河道,既占用大量土地面积,又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今,北京市政路桥总承包二部将北京钢渣铺路技术带入河北,在武安市修铸了首条1.5公里钢渣沥青混凝土道路。
  “泰安钢铁集团退城进园的道路工程,连接两个乡镇九个村,并服务厂区道路,全长9.4公里,主线5.8公里,支线3.6公里。”项目经理刘新说,“这座以钢铁生产著称的城市,从来没有使用过钢渣沥青混凝土铺设道路,这有点‘浪费’,也不环保。”
  在武安一隅,大型运输车往返,大棚内,钢渣石子混合料正在传送带上运送,工作人员认真检查着合格度。泰安钢铁的进园道路,面层铺油的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着,这1.5公里,是钢城武安第一条钢渣铺就的道路。
  开工之前,项目部还正式邀请我国建材专家、全国劳模、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的柳浩来到武安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并组织武安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人员一起召开科研立项会议。经过多方协商探讨,最终确定在支线进行1.5公里钢渣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摊铺。
  1.5公里的实验段,经过了前期严密的调研,与当地政府、委办局、规划院反复研讨,选材五次,最终确定一批年代久远、自然氧化好、稳定性强的钢渣用于面油铺设。
  钢渣混凝土不仅有性能优势,还有它的价格优势。由于近年环保力度加大,导致石子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达80元/吨,且质量下降。而钢渣只需要15元/吨。
  “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相比,可节约综合成本20-25%。”刘新说。
  在北京,钢渣沥青混凝土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技术。就地取材,既节约成本,又保护环境,解决了废弃钢渣侵占耕地、河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钢渣经过破碎筛分后,还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Fe。刘新有十分的把握,将这项技术带到武安,并使之广泛应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