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汶川今朝花更红

2018-05-11 23:05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 □本报记者 邱勇 文/图 来源:

 
  永远难忘十年前的2008年5月12日,8.0级地震撼动四川汶川,映秀镇作为地震的震中,损失最为惨重。十年后,曾经满目疮痍的汶川地震灾区什么样了?
  5月初,记者来到汶川县,发现已经很难找地震的影子,只能在纪念馆看见触目惊心的场景,感受最多的是这10年来当地发展与巨变,到处面貌一新,焕发勃勃生机。如今,汶川县漩口中学还是完整保留地震发生后的样子,地震共夺去了这所中学校里55条宝贵的生命,其中学生43名、教师8名,职工2名、家属2名。
  记者在汶川县漩口中学遗址门前见到正在给游客讲解的连华玉。连华玉是汶川县映秀镇村民,映秀镇是地震震中,受灾最为严重。连华玉向记者介绍说:“我当年28岁,家房屋位置就是震中,因为房屋是木质结构我才有幸逃脱,只是受点轻伤。地震后,见到许多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和记者往灾区里跑,只有我们在往外面跑,如今看到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和记者还是倍感亲切,现今我们早已经住上新房”。为了感谢全国人民对汶川的无私援助,连华玉加入当地的志愿者服务队,免费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为的就是回报全国人民对汶川的无私帮助。最后,连华玉邀请记者到她家看看,满山盛开鲜花,是汶川最美的时期。
  天蓝,水清,树绿,小镇里,宽敞的马路,整洁的街道,林立的商铺,一栋栋整洁漂亮的民居楼、学校、医院矗立在秀美的山川之间,孩子们在休闲广场玩耍,中老年人在跳广场舞,这就是震后的汶川。
  10年来,国家在汶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民房、市政道路、医院、学校、市场等一批民生工程拔地而起,震中纪念馆、学术交流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一大批惠民项目相继完成。映秀镇的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等产业逐步复苏。这里早已如凤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旧貌换新颜,环抱的大山,美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成为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