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润泽:测绘创新从不停步
2018-04-19 21:53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边磊 文 陈艺 摄
来源:
武润泽寡言、沉稳、心理素质好,这与他的职业有关。
二环、三环、四环、工地、山地、荒野,与同伴,三人一组,多年打交道的,就是测量用的各种仪器。
毕业于北京建筑大学,专业即测绘工程,2010年进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一直在一线从事测量工作。从野外测量,到基础测绘,武润泽一直没有放下过测量仪器。
最初围绕工程和建设规划做野外测量,修路、盖楼、市政管线铺设,先行测量,再议设计。一年四季,野外作业环境变幻莫测,风吹雨打,都没有留在武润泽和搭档的记忆里,留在记忆里的,是测量的方法、技巧,观测的准确度,计算的精确值。
多实践、多操作、多练习,武润泽测量时越来越稳,心里越来越有准儿。武润泽说,作为一名测量人员,光闷头干不行,还要结合理论,多接触新技术新方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逼近前沿。
测量中有一个观测,需要三人完成,即一人观测、一人执棱镜管在特征点示意记号、一人画图标记。这个方法因为作记号的人,和示意记号的人在不同点位,现场草图非常容易出错,在后期内业时 发现差错却无从修改,只能重新测量。
“比如100号点,记成了101号点,图纸就不知道怎么画了。”武润泽说。
武润泽琢磨出了一个新方法:只需要两个人,不需要画图。棱镜立在哪个点,只要告诉测量人编码,由测量人员自己设定,直接记录在潜转仪里,不用画草图,回到办公室通过仪器传出数据,用程序一处理,各个点位可以在图纸上自动连接,不但高效,而且准确率大大提升。这个新方法被称为简码法,大大提高了测绘效率。
凭借简码法,武润泽在2013年北京市首届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地籍测绘项目中获得第一名,并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比赛。同年6月,在第三届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又夺得项目个人第一名。以后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选送选手参赛,使用的都是这一新方法。
现在,武润泽是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注册测绘师,也是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首席员工,未来,还有新的工作等待着他。但总是渴望更精准的他,在创新路上永远不会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