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魏俊强:为汽修工人树立名片

2018-04-18 22:14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赵思远/文 彭程/摄 来源:

 
  4月9日,60岁的祥龙博瑞公司总工程师、汽车修理工魏俊强光荣地成为了10名“北京大工匠”中的一员。
  修车近40载,从未离开一线,在全面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获得大工匠称号的魏俊强有话要说:“有人问我:你当过首都楷模和北京十大能工巧匠,也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模荣誉,连克林顿总统都让你修过车,都60岁的年龄了,为什么还要去竞争‘北京大工匠呢’?我回答说,荣誉对于我来说,已经很多了,但对于我的初心来说,‘北京大工匠’评选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展示汽修工人形象的大好机会,我希望能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与关注包括汽修工人在内的一线工人的真实状态。”
  魏俊强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汽车制造、修理水平高低,反映着民族工业水平的高低。中国目前还造不出世界上最好的汽车,但有能力使用与维护好最先进的汽车。这就要求汽车修理工不能局限于 修好国产汽车,还要紧跟国际最前沿的汽车技术。“我认为,中国造的汽车在世界最高端领域还没有打出名声,但中国汽修人不能没有名声。汽修行业必须要有勇于站出来的带头人物,必须要去引领与代表这个行业的水准与方向,面向世界递交中国汽修工人的名片。”
  每次修好问题汽车,魏俊强总会将一些零部件收藏起来,当做“战利品”和“教科书”,放在衣兜里,时常拿出来看看。他说,这对明天的自己是一种激励,对今天的自己是一个警示,这些物件可 以告诉自己,诊断汽车和修理汽车,还是要永远坚持规矩、专心、精心与细致。
  “曾有人问我一名汽车修理工达到什么水平才算是极致?”魏俊强说,“我记得在第一节技师课上,我曾向大家提问车上螺栓的种类、紧固的方法以及紧固不松的原理。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 ,但却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原委。”魏俊强向记者分享了老师傅曾经教授给他的口诀:“修理匠,拆了上,不怕丢,就怕忘。”他表示,这12个字,除了解释汽车修理工拆装零件要熟能生巧之外,还对这项工艺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按规矩办事,在掌握扎实基本功的同时还得彻底弄清楚原理与规律。
  “对于汽车修理,没有修不好的疑难杂症,只有被汽车修理工忽略的细节和问题。做技能工人,认真是必不可少的特质。在诊断和修理过程中,一定要坐得住,盯全程,直到问题彻底解决。”魏俊强这样总结自己的“修理之道”。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